九月,沪大校园里,秋招拉开帷幕。

周荃、姜晓芸和云枢科技的技术总监赵工跟着校领导在招聘会现场转悠了一圈,各学院和相关的部门负责人积极地向他们推荐大四和研三的优秀毕业生。

“这位是数学系研三的优秀毕业生奚雪峰,各科成绩都很优秀,还自学了金融,立志要为国家经济的腾飞做贡献,非常符合你们洁玥的要求!”

“这位是计算机系的李晓峰,参加过863计划课题,设计的汉字编码算法被很多教授称赞……”

“这位是化学系的李春宇,全系第一,拿过很多大奖!”

“这位是外语系的罗娜,专八,托福647……”

……

这次校招主要是为云枢科技吸收新鲜血液,由周荃主导,姜晓芸在旁边陪笑,脸都要笑僵了。她想起关总说上一次来沪大求才的时候,校领导还在特别硬气地拒绝,“我们学校毕业生都有去处了。”

作为爱心企业捐款七位数之后,果然不一样了,都有校长、党委常委、副校长陪着走流程了。

还得是钞能力呀!

其实姜晓芸误会了,钞能力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政策变了。

今年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从全部包分配转变成了双向选择。因为市场已经活了,冗杂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都在精简、裁员,铁饭碗没有了。两百万的大学生,起码有一百八十万要流入市场,总得有企业承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