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清晨7时,港交所地下停车场仿若被一层阴霾笼罩,刺鼻的血腥气还在空气中弥漫,久久未曾散去。马明哲乘坐的奔驰车缓缓驶入,车轮稳稳地碾过被恶意泼上红漆的车位线。挡风玻璃上,粘着一份正在滴水的《东方日报》头版,头条写着:"高盛涉嫌操纵大豆期货……" ,墨色在水渍的晕染下显得有些模糊。
不得不说,还是高盛黑料多。田毅脑海里的系统只需随意一扫描,便能揪出这成堆的把柄,只要拿到这些黑料并适时曝光,准能发挥大作用。
待马明哲乘坐电梯升至交易层时,田毅的电话骤然响起,那震动声响彻整个玻璃幕墙:"货轮在马六甲海峡'漏水'了,你买的保险刚好覆盖高盛存放文件的防水舱。"
高盛不愧是顶尖的金融机构,反应速度快得超乎想象,仅仅五分钟,便迅速撤回了抛售单。此刻,交易大厅的屏幕上,平安暗盘价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路向着10.33元的生死线狂奔。
九点三十分,铜锣轰然震响,那声音仿佛要冲破天际。就在这一瞬间,马明哲左手虎口处突然传来一阵灼痛,这疼痛与十年前在深交所敲钟时崩断鼓槌留下的旧伤重叠,好似命运的轮回。大屏幕上,平安H股代码2318在10.33元价位处,爆出了七万手的史诗级买单,高盛精心构筑的空单墙,瞬间如纸牌屋般轰然碎裂。
(那时候2004年平安港股上市一手等于500股,不是常见的100股)
田毅的卫星电话突兀地响起一连串英语咒骂,那声音尖锐又刺耳。他神色淡定,按下免提键,随手将电话扔进了冰桶。伴随着滋啦滋啦的电流声,马明哲对着话筒轻轻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戏谑与自信:"劳烦转告高盛,你们在新加坡樟宜机场B区储物柜的备份文件..."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对方的胃口,"今早被台风'浣熊'吹进海里了。"
正午的阳光奋力刺破厚重的云层,光芒洒在大地上。此时,田毅蜷缩在港交所厕所的隔间里,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他脑海里的系统屏幕上,正显示着这场金融战役的最终战报:成功获取5.01%股权,杠杆率高达726%,而距离最近的爆仓点仅仅只差0.19港元,这数字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人胆战心惊。
五分钟后,交易大厅里突然沸腾起来,欢呼声、惊叹声此起彼伏。平安股价如同火箭一般,迅猛地冲上了11.2港元,这一涨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门外,传来清洁工操着粤语的询问声:"后生仔,要纸吗?" 田毅望着自己掌心被指甲掐出的血痕,那一道道血印仿佛记录着这场战斗的惊心动魄。他突然笑出了眼泪,这泪水里,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对这场艰难胜利的感慨。,
深夜,马明哲静静地站在重新启用的蛇口码头,海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带着一丝咸湿的气息。他望着田毅乘坐的快艇缓缓没入浓稠的浓雾之中,那身影渐渐消失在黑暗里。船舱里,那台老式传真机正缓缓吐出摩根大通的最新报告:"平安上市首日守住发行价,创当年港股最大规模IPO" ,这一行行文字,记录着平安这一路的艰辛与辉煌。
对岸,国际金融中心的LED幕墙突然切换成平安的广告,万丈金光瞬间刺破海雾。在这光芒闪耀的瞬间,马明哲听见腰间传呼机传来一阵震动。那是他特意保留的1992年款摩托罗拉,屏幕上的数字代码,翻译过来只有四个字:暗潮已退。
快艇在海面上疾驰,划破浓雾的刹那,田毅突然感觉喉咙一阵发紧,涌上一股铁锈味。他下意识地低头,看见西装前襟溅开了点点血点,触目惊心。这已经是系统今天第三次预警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