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的长相本就十分出众,毕竟是央视《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形象气质俱佳。此时,她戴着口罩,只露出那双宛如琥珀般澄澈明亮的眼眸,更添了几分若隐若现的神秘美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很多女性戴上口罩后,那种若即若离的美感甚至胜过露全脸的时候。)
“您好,李医生。我发现你们医院急诊科的输液室环境不太理想,这里没有通风设备,也没有窗户,仅有的一个中央空调排气口,很可能会将病菌传播到各个角落。这种不合理的建筑布局等医疗环境问题,极有可能是导致感染扩散的重要因素。大量医护人员在防护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岗位,而病人们则在医疗条件有限、还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这显然不太妥当。请问,你们医院有没有相应的改善措施呢?”
柴静一开口,就抛出了一个关于医患关系的尖锐话题。李医生瞬间有些不知所措,毕竟医生并非专业的新闻发言人,面对这样犀利的提问,难免有些猝不及防。从他惊愕的表情和反应来看,这场路边采访显然不是提前安排好的。
然而,柴静并没有给李医生留出太多思考的时间,紧接着又抛出了下一个问题:“医院这种通风不合理的情况,是否与空气中的雾霾有关呢?这种全面的空气污染和碳排放又有什么联系?”
一旁的廖威对此不断得点头,在他看来,尖锐的话题往往更容易引发共鸣。此刻,他正兴奋地看着采访,脸上的表情就差直接鼓掌叫好。
而田毅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关于非典的采访,重点应该突出非典期间医患双方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悉心照顾病人,病人对医护人员也有着深深的依赖和信任,大家共同携手对抗疾病。这才是一个专业新闻人应该聚焦的方向。毕竟,在大面积疫情爆发期间,最害怕引起集体恐慌。如果在这个时候,将疫情的一些问题归咎于碳排放,实在是过于片面。
当然,田毅也没有想要出头的想法。他不过是一个生意人,哪里懂得什么新闻专业操守,这种事情看看就好,秉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我就说不愧是央视最美女记者,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我就说北京离广州那么远,怎么会突然爆发非典,原来和空气有关啊。”廖威一边点着头,一边十分认同地对田毅说道。
柴静似乎听见了廖威的这番话,她美目流转,转头看向了田毅和廖威两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田毅的错觉,他总觉得柴静口罩下嘴角微微上扬,轻轻笑了一下。
果不其然,柴静手持话筒,朝着他们两人走了过来。
“你们好,二位先生。刚才这位先生说的话很有见地,认为这次非典和空气污染有关。听二位的口音,应该是西南一带的人吧。不知道能不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呢?”
廖威一听,顿时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接受采访。可就在这时,田毅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
“柴记者太客气了,我们两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哪里懂这些事情……”
“这位先生太谦虚了,抗击非典,人人有责。这可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事……”柴静不愧是专业的新闻人,三言两语就巧妙地将话题拉到了普通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