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气厥论篇

趣谈《气厥论》

逗哏:小岳

捧哏:老孙

小岳:(满脸笑容,大步上台)嘿,各位观众朋友们,祝大伙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老孙:(紧跟其后,鞠躬致意)是嘞,也祝大家顺顺利利,开开心心!

小岳:最近我可研究了个好东西,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黄帝内经》里的《气厥论》,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

老孙:哟,这《气厥论》我可听说过,好像挺难懂的。

小岳:您这就不懂了,听我给您细细道来。就说这脏腑之间寒热互相转移,能闹出不少病症呢!

老孙:(好奇地凑近)都有啥病症啊?快给我讲讲。

小岳:比如说啊,肾移寒于脾,这就会闹出痈肿和少气的毛病。

老孙:(一脸疑惑)这肾寒咋还能跑到脾那儿去,还弄出痈肿和少气,啥原理啊?

小岳:(摇头晃脑,故作高深)您想啊,肾脏的寒气跑到脾脏,脾阳被打压,水湿运化不了,就像下水道堵了,垃圾都堆一块儿,聚成痰,痰和瘀血一搅和,就变成痈肿啦;阳气也被伤着了,气都不够用,自然就少气咯。

老孙:(恍然大悟,拍拍手)嘿,这么一解释,还真明白了,那还有别的吗?

小岳:当然有啦!脾移寒于肝,这就会得痈肿和筋挛。

老孙:这又是为啥呢?

小岳:脾寒传给肝,肝里的气血运行就不顺畅了,气堵着血也堵着,就容易变成痈肿;而且寒这玩意儿爱收缩,筋脉被它一折腾,就拘挛起来了。

老孙:(感叹)老祖宗观察得可真细致,那肝移寒于心呢,又会咋样?

小岳:(来劲了,比划着)肝寒跑到心这儿,人就容易发狂,还会觉得胸膈之间堵得慌。肝寒影响到心脏管神志的功能,人就神志不清,发起狂来;寒把气机给阻滞了,胸膈就不通畅啦。

老孙:好家伙,这脏腑之间的事儿还真复杂。那心移寒于肺呢?

小岳:这叫“肺消”,症状可奇特了,喝一点水,却能尿出两倍的量,而且这病发展得特别快,不好治。

老孙:(惊讶地瞪大眼)还有这种病?这是咋回事啊?

小岳:心阳不足,火就没法温暖肺,肺管水液代谢的功能就乱套了,喝进去的水存不住,都变成尿排出去了,就成了肺消。

老孙:(点头)原来是这样,那肺移寒于肾呢?

小岳:这叫“涌水”,肚子变得老大,四肢还有点浮肿,用手按一下,坑都起不来。肺寒影响到肾,肾没办法正常蒸腾气化,水就在身体里到处乱窜,跑到肚子里肚子就大,跑到四肢就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