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知翰江南大族出身,在永安县的任期已经足有四年多。
任内在谢家的配合下,虽然没有显眼的政绩,却也没出过任何岔子。
不出意外的话,在明年六月的五年期满的考核中,能得一个中上的考评,如果添上这一桩剿匪的功绩的话,明年年中的考评,上上考评的几率便大了几分。
背后的家族使使劲,再加上这一桩剿匪的功绩,明年至少能官升一品,最差也是个州城的附郭知县,郡城的郡丞希望也很大。
思虑再三,出身谢家的谢开山决定,将这桩天降的功绩让给卢知县。
因为这个剿匪的功劳对谢主簿作用不大,他这个主簿的位置已经到头。
再说这个卢知县颇为识趣,该管的不该管的从不乱来,很多事情都是甩给他这位二把手主簿做主。
现在卢知县要要走了,谢主簿决定借花献佛,卖个人情,送他一桩大功劳。
所以才有了知县、主簿同行前往小河村。
随行的还有三班捕快、城防卫所三十名披甲士兵。
捕快都头何鹏、卫所百户谢虎以及......谢辙。
一行人浩浩荡荡奔向小河村......
......
昨夜山贼袭村后,韩继担心今日山贼前来报复,便在村口加重了岗哨。
谢辙一行人还在官道上,还未拐入进村的小路,便被岗哨发现,匆匆骑马赶来禀告韩继。
韩继刚刚将一坛子高度酒封装好,便听闻院外马蹄声传来。
韩继眉头一皱,放下酒坛子,便出了门。
“大当家!山外...官兵,来了好多官兵,知县老爷也来了!”
汉子气喘吁吁的抱拳道。
官兵......
韩继闻言眼神一凝,道:“去通知护卫队的少年,整队前往村口.....”
想了想,喊住汉子又道:“记得带上武器!”
韩继预感到来人肯定是谢辙带来的,但是以防万一还是带上护卫队。
自己则过去牲口棚,让许老倌父子帮他将马鞍装好,将小虎崽交给后院的韩安娘照看,取了玄铁马槊,便骑马往村口赶去,
韩继来的时候,韩老六和程思义已经到了,以及不少围观的村民,他们在村口这一片丈量田亩,路程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