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捷克斯洛伐克陷入了无尽的黑暗。被割让地区的人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哭声、喊声充斥着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房屋被德军占领,工厂被拆除,整个地区一片破败景象。
“爸爸,我们要去哪里?”一个小女孩拉着父亲的手,眼中满是恐惧与迷茫。父亲紧紧握着她的手,声音哽咽:“孩子,我们不知道,但我们不能失去希望。”
而在欧洲的其他角落,人们也都感受到了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法国的边境线上,士兵们严阵以待,风声中似乎都夹杂着战争的硝烟味。英国的民众也开始担忧起来,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着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这到底是和平的曙光,还是战争的诱饵?”一位老人站在街头,望着远方喃喃自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希特勒的野心并没有因为慕尼黑协定而得到满足。他在暗中加紧备战,扩充军队,那些冰冷的武器在工厂里被制造出来,“哐当哐当”的机器声仿佛是战争的倒计时。
10 月 01 日,清晨的阳光洒在苏台德地区的土地上,本应是宁静美好的一天,然而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异样的紧张气息。德军如潮水般涌入这片土地,整齐的脚步声“刷刷刷”地响起,他们身着绿色军装,宛如丛林中潜伏已久的恶狼,终于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嘿,你瞧,这绿色方案居然没废一枪一弹就实现了!”一个德军士兵兴奋地对身旁的同伴说道,眼中闪烁着贪婪与得意的光。
“是啊,简直太顺利了,那些捷克人根本不敢反抗。”同伴附和着,脸上挂着嘲讽的笑容。
就在德军顺利进驻苏台德地区的同一天,绥靖主义的建筑师们——张伯伦、达拉蒂等人打道回府。在法国机场,达拉蒂走下飞机,心中忐忑不安,他原以为一下飞机就会被愤怒的法国人绞死,毕竟他在慕尼黑协定中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对法国尊严的一种践踏。
“完了完了,这下肯定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了。”达拉蒂暗自嘀咕,脚步沉重地走下舷梯。
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迎接他的竟是一片欢呼声。“达拉蒂万岁!”“感谢您带来和平!”法国人由于自己躲过了战争,竟把这个懦弱的总理当成了英雄。达拉蒂愣住了,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耳边的欢呼声就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打得他有些不知所措。
“这……这是怎么回事?”达拉蒂喃喃自语,脸上露出尴尬又迷茫的神情。
而在英国,张伯伦回到伦敦后,如同凯旋的英雄一般。他挥舞着那张在慕尼黑协定签字后,让希特勒随便签了字的保证英德不再交战的纸片,站在高处大声宣称:“在英国历史上,这是第 2 次把和平从德国带回英国来!”民众们欢呼雀跃,掌声雷动,仿佛真的迎来了永久的和平。
“哈哈,看呐,我们有了和平的保障!”一个市民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