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于锦程为什么而来,见一见肯定没坏处。
而若其真的是来交投名状,那更是意外收获。
其实关于丰泉市各科室主任的后续安排,要针对冯明辉的嫡系,彻底清除没错,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若直接一下就把与他交好的各科室主任,全都拿掉。
虽然在规则制度上允许,但势必会被传成公报私仇。
尤其是,有些科室主任,在省纪委对冯明辉的调查中,还不一定会被查出问题,仍被强行调整调动,甚至是降职的话,肯定会被传的更不好听。
尽管周阳不在乎一些无关紧要之人,对他的看法,可谁又不想落个好名声呢?
另外,这以后也难免会被有心之人,拿来做文章,给他扣心胸狭隘的帽子。
一旦被戴上这样的帽子,对周阳以后的挖掘人才,势必会有影响。
所以按照周阳原本的计划,也是看具体情况,适当挑选一两个,还有些能力,并不是完全被冯明辉洗脑,死心塌地的。
适当的留任一下,避免这种不利名声。
就算是留任了,可以多等段时间再调动,不必都赶在这一起。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变相架空,将其留任,但却安排个更有能力的科室副主任,剥夺其实际的掌控权。
总之,周阳对此事早有考虑,现在这于锦程来汇报,可以先听听,情况合适就把他作为其中一个备选。
反正留谁都是留,也不影响以后自己对丰泉市纪委的掌控。
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可能指认冯明辉,举报其猛料的人呢?
而且于锦程要是做了这种事情,即便周阳以后不重用他,也说得过去。
哪怕前任领导确实犯了错误,那会背刺前任领导的人,也不值得花心思重用,这是官场上不成文的规定。
赵朝恩出去没多久,于锦程就谨小慎微的敲门进来。
对此,周阳并没有抬眼看他,而是依旧盯着手中的资料,自顾自的看着。
虽然作为下属时,对这种晒下属的伎俩,不是很喜欢。
可位置互换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招确实对于震慑人心,相当好用。
于锦程进来后,见周阳不理他,也没敢出声打扰,知趣的就去找暖壶,殷勤的给周阳水杯里续茶。
而这也是多数人,应对被上级领导晒的常规方式。
都是倒茶,掩饰心虚,给领导增加好感
只是此刻的于锦程要比其他人,显得更加紧张和谨慎。
毕竟他与周阳的关系,并不同于其他正常的下属和领导,这是敌对派系下属来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