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口播,有的同学,可能不想露脸。
毕竟颜值这玩意,要么你长得好看,要么你丑得有特色,有喜感。
不一定每个人露脸都有好的结果。
可能有的人,就是有这个心理障碍,面对镜头就说不出话。
那怎么办?
很简单,要么戴个口罩,要么带个面具。
要么就是黑屏,挂个自己账号的头像,然后只录音频,挂个字幕,该引用素材就引用素材。
这些做法,只要内容足够优质,同样可以做起来。
那除了新闻热点,明星八卦,还可以唠点啥呢?
其实普通人还可以做二创。
就像有些人,逐帧分析电影用了哪些镜头语言。
逐帧分析大网红的泡妞视频用了哪些技巧。
逐帧分析各个着名歌手的现场演出使用了哪些声乐技巧。
逐帧分析综艺节目里,为什么有人吃豆角中毒进医院。
逐字分析着名小说的文学技巧。
以别人的内容为蓝本,增添自己的创作,形成化学反应。
或者做影视解说,几分钟看完xxx。
用自己的语言,将一些本就有知名度的电影,删除冗长的铺垫镜头,留下有效的高能剧情,快节奏地讲一遍。
也可以做命案解说,收集一些视频资料,相关报道,用自己的语言快节奏地将命案解说一遍。
也可以做篮球解说,不过nba比赛画面目前只有快手能用,其他平台要用照片代替,但是街球圈的比赛可以随便用,删除中间无用的镜头,只留下进攻防守和罚球,然后解说一下,谁和谁打,谁进了,谁被帽了,谁罚球。
直接就地取材,有啥说啥就行,反正这种视频,观众主要看比赛画面,你的语言也就是个辅助角色。
同样的逻辑,综艺解说也行,历史人物,财经人物,各种明星故事。
总之,有受众的内容,都可以搞。
把浪费时间的镜头删掉。
短视频短视频,魅力在于,短和快。
不是什么东西都跟第三条腿一样,越长越好,越久越好。
这玩意就是个刺激分泌多巴胺的游戏。
不露脸也有不露脸的玩法。
其实能起来的话,也不会比口播赚得少。
像我一个做影视解说的朋友,两百万粉丝,一个月就是播放量收益和接广告,月变现30万+。
关键他就自己一个人做,没别的负担,一个人月收入30万,日子爽到飞起了。
影视解说领域的头部账号,更是恐怖,一条广告32万,也就是说一个下午的工作量,能抵我那朋友一个月的工资。
年变现5000万以上。
一个账号可以养一个公司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