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要求要赶在上元宫宴前办妥祭祖事宜,时间紧、任务重,好在府里不差钱,钱到位了什么都能到位。
请来了族中的几位长辈,在京中的宗亲也无一落下,不过于隆重也未失礼数,处处妥帖。众人皆夸赞子璎能干、他却推说是府上众人得力很能帮忙,绝不独自揽功。
祖母在世时见他身子弱不堪将才,又怕他将来被府中人蒙蔽,于是教了他不少经营、持家之道。
在宗室长辈见证下秦清正式入了族谱,顺辈分改名秦昱清,诸人多有微词也有人私下劝过将军,可都被强硬的挡了回来。再不愿意却也不好发作了。老将军在世时是开国之功,又娶了当时相府嫡女,至此这一脉就是一族之中的翘楚,如今秦将军更是军功赫赫同辈中无人能敌。谁牛听谁,不然和他手里的宝剑说道说道,谁敢啊,欺弱怕强自古有之。
众人知道秦家正室与侧夫人相继离世后,偌大的将军府早晚会迎来新的主人,家务总要有人操持,秦家军也必然会拥立新少主。独子不中用怕什么,将军正直鼎盛不日也会有其他孩子顶上,为此、族内没少给秦枫明介绍说媒,却全被他回绝了。如今可好,人家直接舍去繁琐的娶妻步骤整回来一个大小伙子,这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谁看了不说声‘服气’。
秦将军沙场点兵无人能敌,可入了京进了府,七大姑八大姨说媒拉线打听闲篇的阵仗却是万万敌不过的,借说有军务就要先行离开。
拜别长辈后还不忘与那义子交代几句。
“阿爹放心,我与兄长定会招待好各位叔伯”秦子璎上前道。
点点头,再与众人告辞,只是与子璎却再无他话。
心里不免酸涩,可满室宾客也不好显露。
上一世孤儿院里长大的经历早就习惯了喜怒不形于色。露出一丝愁苦神情就会被有心人捕捉,于是无事发生般安排茶点瓜果招待客人。
宗室众人不好反对却不代表不好八卦,不好惹的正主已经离开,另一个不过孩童,有什么比现场吃瓜更让人兴奋的。
一家之主不在场,宾客仆从都松快多了。
于是半柱香后就着茶水点心,秦将军是如何围城半月最后攻破城门,英勇杀入外族牢中救出孤儿寡母的英雄事迹便不胫而走传遍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