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倒计时开始

建兴二年三月,成都。

工坊内,我将青铜齿轮与孟获给的那个金属环小心翼翼地对接。两者接触的瞬间,一道蓝光闪过,空气中浮现出一幅立体地图——五丈原地形图。

"果然如此..."我喃喃自语。

地图上标记着几个关键点:一处营帐位置闪着红光,旁边标注"星落之地";一片树林被标记为"备用点";渭水边的一个小丘上则标着"归位处"。

【五丈原计划第一阶段解锁:定位。】系统提示道,【下一步:准备替代方案。时间剩余:五个月二十八天。】

五个月!这个倒计时与之前系统提示的六个月吻合。但历史上诸葛亮病逝是在建兴十二年,现在才建兴二年啊!

"秦校尉在否?"

门外突然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我慌忙收起齿轮和金属环,它们分离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请进。"

门帘掀起,一位身着青色儒袍的年轻文士走了进来。他约莫二十出头,面容白皙,眉目如画,腰间悬着一枚白玉佩,看起来像是某个世家子弟。

"在下钟会,字士季,久闻秦校尉大名,特来拜会。"来人拱手行礼,声音清朗。

我手中的茶杯差点摔在地上。钟会?那个灭蜀的钟会?他现在应该还是个孩童才对!

"钟...先生何处高就?"我强作镇定地问道。

"惭愧,会新从洛阳来投,尚未授职。"钟会微微一笑,"家父钟繇,与诸葛丞相有旧。"

我仔细打量这个自称钟会的年轻人。历史上钟繇确实有个儿子叫钟会,但年龄对不上。而且,钟繇是曹魏重臣,他的儿子怎么会来投奔蜀汉?

"钟先生远道而来,可有凭证?"

钟会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此乃家父手书,请校尉过目。"

我接过信笺,上面的字迹工整优美,确实是东汉着名书法家钟繇的风格。信中提到"犬子士季,慕诸葛丞相之名,愿效犬马之劳"云云。

"丞相可知此事?"

"尚未得见。"钟会笑道,"闻校尉与丞相亲近,故先来拜会,望引荐一二。"

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个"钟会"言行举止看似正常,但眼神中偶尔闪过一丝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锐利。更奇怪的是,当我靠近他时,怀中的青铜齿轮突然变得温热。

"钟先生请稍候,容我去通报丞相。"

我借故离开工坊,直奔丞相府。路上,我取出齿轮检查,发现它表面浮现出新的纹路——像是某种警告符号。

【检测到异常时空信号...建议保持距离...】系统弹出提示。

丞相府内,诸葛亮正在批阅文书。见我匆匆而来,他放下毛笔:"秦卿何事匆忙?"

"丞相,有个自称钟会的年轻人求见,说是钟繇之子..."

诸葛亮眉头一皱:"钟繇之子?多大年纪?"

"二十出头。"

"不可能。"诸葛亮摇头,"钟元常(钟繇字)今年六十有八,其幼子士季,去岁方七岁。"

我心头一震。果然是个冒牌货!但为何要冒充钟会?还特意来找我?

"丞相,此人可疑。他腰间玉佩,与在下的..."我话未说完,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一个侍卫慌张跑进来,"那位钟先生,他...他不见了!"

我和诸葛亮对视一眼,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

"搜!"诸葛亮厉声道,"全城搜查,务必找到此人!"

侍卫领命而去。诸葛亮转向我:"秦卿,此人来意不善。近日卿当小心。"

我点点头,从怀中取出齿轮和金属环:"丞相,此二物结合,可显五丈原地形。"

诸葛亮仔细查看浮现的地图,目光停留在"星落之地"的标记上:"此处...似是亮平日处理军务之帐。"

"丞相,"我犹豫片刻,决定直言,"在下怀疑,那个'钟会'可能是...来自其他时间线的访客。"

诸葛亮并不惊讶:"可是与卿一般的'异人'?"

"或许是,但目的不同。"我解释道,"在下是为修正历史而来,而他...可能是为阻止修正。"

诸葛亮沉思片刻:"卿言'星落之时',可是指亮之..."

他没有说完,但我们都明白那个未出口的词:死亡。

"丞相!"我突然注意到他袖口上的血迹,"您又咳血了?"

诸葛亮淡然拂袖:"偶染风寒,不碍事。"

我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出现健康危机是在建兴六年,现在才建兴二年!历史的偏离已经影响到丞相的健康了吗?

【历史弹性临界点接近...五丈原节点倒计时:五个月二十七天...】系统再次警告。

回到工坊,我立刻开始研制药物。系统提供了几种现代药物的分子式,但以当时的条件根本无法合成。无奈之下,我转而查阅华佗留下的《青囊书》,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配制了一种止咳止血的汤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傍晚,我带着药汤来到丞相府。诸葛亮正在庭院中观星,听到脚步声,头也不回地说道:"秦卿,可识得那颗新出现的蓝星?"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北斗七星旁,确实多了一颗明亮的蓝色星辰,与赤红的"将星"相对,形成诡异的双星景象。

"在下不通天文。"我老实回答,"但此星出现后,丞相身体每况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