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侯成后,刘海又继续安排庄园的其他事宜。
不多时,运输队也在典韦的带领下进入了宅子。
“粮食!是粮食!”
“好多粮食啊!”
流民们看见粮食,就像看到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纷纷涌了上去,甚至有些人抹起了眼泪。
说实话,刘海看到这一幕是真的感触颇深。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些流民甚至还不如刍狗。
曹操的《蒿里行》中写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这可是三国时期的真实写照。
现在刘海有九百多斤土豆。
按一亩地种一百五十斤来算,大概能产两千斤左右。
如果这里土质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产出三千斤。
全部种下,第一季成熟后,大概能获得一万多斤。
到时候再把一万多斤土豆拿来当种子。
那就是成质一般的飞跃。
就像愚公说的那句话,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刘海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快到傍晚了,就想着赶紧回宫了。
他在这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要这里的人按照他的安排做事即可,他就偶尔来看看就行。
至于土豆的种子就是土豆本身,这件事,他还没告诉这些流民。
等杂草清除完毕后,他在过来一趟,届时教他们种土豆。
刘海转身,准备叫上何花走了,结果发现她在抹眼泪。
“何姑娘,你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哭起来了?”
刘海笑着走上前,伸出右手大拇指,轻轻拭去何花脸颊上的泪水。
“先生,我只是想到这些流民实在是太可怜了,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是先生,让他们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何花摇了摇头,哽咽地说道。
“要不我把肩膀借给你,靠着哭,舒服些。”
刘海坏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肩膀。
“先生……”
何花轻啐一口就跑出了宅子大门。
跟刚才与陈月对峙的气势,简直判若两人。
只可惜,看不到她属性。
不然真想看看她对自己的好感度……
刘海、何花、典韦三人,回到城中。
先是去了一趟吴府,让吴匡给典韦安排了一处房间,典韦没地方住,让他住宫里面确实不合适,他太鲁莽了,万一得罪了谁,还得自己给他擦屁股。
刘海一天天那么忙,日理万机(何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