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化门出,从春明门入,一箭不发就撤回去了,唐军这是在唱哪一出?
得到探马的消息,田承嗣又陷入了沉思。
“你确定他们都退回去了吗?”
“大将军,小人亲眼所见。看着唐军进了城,小人这才来禀报。”
田承嗣点了点头,让探马回去。
随即,他让参军传令各军:“加派探马,扩大侦察范围,密切关注唐军的一举一动。如有任何异常,立即来报!”
半个时辰之后,又有探马来报:约摸有五百名唐军骑兵,一千名步兵从通化门出城,往东而来。
田承嗣传令离通化门最近的吴竞申做好战斗准备。
命令刚发出去,这时又有探马前来禀报:“大将军,唐军往东走了两百步就停住了。过了一会,他们又从春明门进城了。”
奇了怪了!
田承嗣心中满是疑惑,唐军的举动实在是太过蹊跷。
如此频繁地出兵又退兵,难道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消耗我军的精力和注意力?
又或者,这是在故意麻痹我军,等我军出现松懈,再发动进攻?
想到这里,田承嗣又发布了一道命令:“传令下去,各军严守阵地,不得有丝毫懈怠。今晚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谨防唐军的突袭!”
又过了半个时辰,探马再一次来报:“大将军,唐军五百名骑兵和一千名步兵从春明门出来了。”
“这次没有回去吗?”
“没有回去。但是,他们往东走了两百步就停住了,现在还停在那里。”
田承嗣完全摸不着头脑。唐军每隔半个时辰就出来一次,这到底是为什么?
难道是引诱自己出战?这倒是有可能。
唐军离城门那么近,进可攻,退可守。一旦战况不利,很快就可以退入城中。
要不要出战呢?田承嗣在心中权衡着。
如果出击,唐军可能会立即退回。如果不出击,任由唐军这般反复挑衅,被人戏耍于股掌之间,又会让军心不稳。
斟酌再四,他还是决定派王泗翀率领一支骑兵出战。
临行前,他对王泗翀说:“不要恋战,一旦有情况,立即撤回。”
王泗翀领命,率领一千骑兵冲了出去。
见叛军骑兵杀来,唐军掉头就跑,直接从春明门进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