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针对这次土地改革讨论一番,大家各抒己见,聊得激烈。
就连苏怀安时不时都会提问几句。
最后还听到福宝家住的是青砖大瓦房,忍不住羡慕道:“你下次带我去你老家一块儿玩呗,我还没住过乡下的青砖大瓦房呢!”
福宝连连答应:“当然没问题,到时候我们带你。”
*
另一边,李家村的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
分地后,村里开始实行多劳多得的政策,各家各户都开始拼命干活,希望能多挣点粮食,因此大多数人比在公社干活时卖力多了。
然而,也有特殊情况。
比如李老二自己吃不了苦,大儿子李大明腿脚不便,无法干重活,两个丫头大丫和二丫还在上学,二儿子李二明和他挺像,惯会偷奸耍滑,因此家里的地很快就荒废了。
“妈,您得帮帮我啊!我们家大明腿不好,我自己又忙不过来,如今地都快荒了,以后可怎么活?”李老二再次找到李老太,语气里带着几分哀求。
李老太叹了口气,心里一阵酸楚。
她知道,老二这些年确实过得不容易,但她也无能为力。
“老二,妈帮不了你。你得自己想办法,找点轻活干,总不能一直靠别人。”李老太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老二李建军听到这话,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狠狠地瞪了李老太一眼,转身离去。
几天后,村里传来消息,李老二偷偷把自家的地卖给了村里的富户,换了一笔钱。
李老太得知后,气得浑身发抖,立刻找到老二质问。
“老二,你怎么能把地卖了?那是咱们家的根啊!”李老太愤怒地喊道,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国家不支持田地买卖,你赶紧去要回来。”
“我们都约定好了绝不反悔,你怎么可以逼我这种出尔反尔的事?”李老二冷冷地看着李老太,语气里带着几分嘲讽:“妈,您不是不管我了吗?我卖地换钱,总比饿死强吧?”
李老太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心里一阵酸楚。
李红梅很快从老五夫妇口中知道了这件事,有些无奈。
她知道,李家村的改革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
然而,她也明白,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在这个时代中生存下去。
老五媳妇感慨:“二哥真是糊涂,为了眼前一点小钱也不为将来做打算。他田地就留下那么一块,除非粮食大丰收,不然也不够他们一家人吃呀。”
李老五分析:“可能是看上咱妈手上分的那块地了。”
李红梅一想也不无道理,不过她也懒得插手,李老二这样,日后吃苦头的反正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