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宽恕

北阙门的雨一直在下,王莽的身影在雨幕中显得格外孤独,衣衫被雨水打湿,紧贴在身上,却仍旧固执地跪在那里,任由雨水冲刷着他脸上的泪痕,整整一晚。

晨光初破晓,北阙大门上还残留着点点雨珠,反射着微弱却清新的光线,四周渐渐恢复了生机,鸟鸣声开始此起彼伏

王莽依旧如雕塑般纹丝不动,只有偶尔因寒冷而微微颤抖的肩头,透露出这一夜的漫长与煎熬。

大门缓缓打开,宋典带着一群宦官们,王莽将扶了起来,腿脚已经麻痹,无法走动,抽离了骨头般软绵绵的。

宋典与几位宦官合力,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王莽的嘴唇也因长时间雨水的浸泡而微微泛紫,缓缓步入大门,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足迹。

昭阳宫内,暖意融融,王莽身上的湿冷形成鲜明对比,被轻轻放置在柔软的织锦地毯上,再换上衣裳,宫内的熏香缓缓弥漫,驱散周身的寒意与一夜的疲惫。

不远处的梳妆台赵合德坐在铜镜前,刘骜手持毛笔,蘸取了调好的石黛,笔尖在水中,轻轻润泽,随后缓缓靠近眉梢,每一笔都轻柔而细腻既,不浓重也不轻浮。

《西京杂记》中形容卓文君眉若远山、脸若芙蓉中可见,“远山”则是汉代一种常见的眉式。其名曰:,远山黛。

刘骜的动作极为轻柔,仿佛生怕惊扰了这静谧的时光。一边画眉,一边对着王莽说道:,这是何必呢?陈汤欺骗朕罪有应得,发配到敦煌好好反思。

陛下,知道陈汤有错,臣但愿意这个爵位,换陈汤的自由之身,恳请陛下成全。王莽慢慢的起身,声音略带沙哑的说道。

当最后一笔落下,刘骜放下毛笔,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悠悠的开口说道:,这是又让朕为难啊,你是朕看中的人,将来肯定有委以重任,朕是不忍心废除爵位。

赵合德抬眼望向铜镜中的自己,那对弯弯的眉毛宛如新月,似远山横卧于双眸之上,白皙的脸庞相得益彰,恰似水墨画卷中的一抹淡影端庄与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