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到此处,老僧不禁长叹一声接着讲道:“我见这女子身世可怜,又无处可去,便心生怜悯之意,暂且将她锁在了一间破旧空旷的房间里面。随后,我还特意把那间房子改造成了类似监牢一般的模样,并且在房门之上仅仅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孔洞,如此一来每次送饭时只需从那个小孔中将饭碗递进去即可。当天,我就向寺中的众多僧侣们传话说:‘此女乃是一个妖邪之物,现已被我用绳索捆绑拘禁在此处了。’然而我们出家人向来都是心怀慈悲之人,实在不忍心伤害她的性命。所以每天都会按时给她送去两顿粗茶淡饭,让她能够勉强维持生命得以度日罢了。”
老僧微微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继续说道:“说来这女子倒也是颇为聪慧机灵,很快便明白了我的用意。她深知自己身处险境,如果稍有不慎恐怕就会遭受到众僧人的玷污欺凌。因此,为了保护自身清白,她便开始佯装疯癫痴傻,时而在尿液之中沉睡不醒,时而又在粪便当中胡乱躺卧。白天的时候嘴里总是说着一些胡言乱语,整个人看上去痴痴傻傻、呆头呆脑的;可是一到夜深人静之处,她却又暗自思念起远方的父母双亲而伤心哭泣不止。我数次前往城中乞讨化缘,并借机打听公主之事,但都未曾有任何损失和危险。所以我们一直坚守紧闭城门,绝不再轻易放任何人出去。如今有幸得遇老师您来到我国,还望您到达国都之后,能够广泛施展神奇法术,将此事分辨清楚明白。一来可以拯救善良之人脱离苦难,二来也能彰显您无边的神通广大啊!”三藏和行者听完这番话后,都将其牢记于心。正在交谈之时,只看到两个小和尚前来邀请他们去用茶并安排住宿之所,随后便转身离去了。
八戒和沙僧此刻正在方丈室里,不停地嘀咕抱怨着:“明天还要赶早在鸡叫时就起身赶路呢,这么晚了怎么还不过来睡觉呀!”行者听到声音问道:“八戒,你又在嘟囔些啥呢?”八戒回应道:“赶紧睡吧,都已经这般深夜时分了,还有什么好看的风景景色可瞧。”就这样,老僧人纷纷散去各自歇息,唐僧也准备上床安寝休息了。
恰如古诗所云:四周一片宁静祥和,月色如水般沉静地洒下,花朵也悄然进入甜美的梦乡之中;微微的暖风吹拂过来,透过墙壁上的窗户纱幔轻轻摇曳。铜质水壶中的水一滴一滴地落下,仿佛时间在缓缓流逝;银河高悬于天际,明亮皎洁的光芒清晰映照出远处山峦起伏的轮廓。
当夜睡下没多久,众人便听到远处传来声声鸡鸣。那前方赶路的行商们纷纷被惊醒,喧闹声四起,一个个赶忙起身点亮油灯开始准备早饭。这时候,长老也轻轻唤醒了八戒和沙僧,并催促他们赶紧整理好行囊、扣紧马匹。行者则大声呼喊着让旁人点上灯笼照明。
此时,寺庙中的僧人早已起床,手脚麻利地准备好了热腾腾的茶汤和精致的点心,毕恭毕敬地站在后面等待着招待这些客人。八戒见状,满心欢喜,二话不说便狼吞虎咽地吃下了满满一盘馍馍,然后迅速地将行李搬到马上,牵着马匹走出院子。
三藏和行者向着众人连连道谢辞别。那位年老的僧人又走到行者面前,语重心长地道:“此番前去若是遇到悲伤凄切之事,还望施主放在心上啊,一定要多加留意!”行者微笑着回应道:“多谢大师提点,我心中有数。待我进入城中,自然能够凭借敏锐的听觉分辨是非曲直,通过观察人们的容貌神情洞察真相。”
那一群行商们依旧吵吵闹闹、热热闹闹地,与唐僧师徒一道踏上了宽阔的大路。眼看着时间即将到达寅时,众人终于顺利地通过了鸡鸣关。一直走到巳时左右,一座雄伟壮观的城池才渐渐映入眼帘。
这座城真可谓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宛如一只威风凛凛的猛虎盘踞在此,又似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环绕;城内高楼林立,雕梁画栋的凤楼和金碧辉煌的麟阁交相辉映,五彩光芒摇曳闪烁。护城河中清澈的流水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般环绕其间,城外依傍着山峦,仿佛是插上了无数鲜艳夺目的锦标。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大地上时,明亮的旌旗在皇帝出行的辇路上飘扬舞动,悠扬动听的春风伴随着欢快激昂的箫鼓声传遍了每一座溪边的小桥。城中的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身着华美的衣裳,彰显出这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国君的英明贤德。田野里五谷丰登,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更衬托出这里人才辈出、豪杰众多。
当日阳光明媚,师徒四人缓缓步入繁华热闹的东市街。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响成一片。众多商人忙碌地奔波着,各自寻找合适的旅店歇息。
他们一路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一座气势恢宏的会同馆驿前。这座驿站建筑宏伟,门口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三藏等人毫不犹豫地径直走进驿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驿内负责管理事务的人员见状,赶忙向驿丞禀报:“大人,外面来了四个模样奇特的和尚,还牵着一匹雪白的骏马呢!”驿丞一听有马匹,心中立刻明白这定是官方派遣的公差,不敢怠慢,连忙整理衣冠走出大厅迎接。
只见三藏双手合十,彬彬有礼地施了一礼,说道:“贫僧乃是来自东土大唐的使者,奉唐王之命前往灵山雷音寺拜见佛祖求取真经。身上携带着通关文牒,需入朝呈交查验。烦请大人行个方便,让我们在此稍作歇息,待事情办妥后即刻启程。”
驿丞闻言,也急忙回礼答道:“此衙门本就是专门设立用来款待过往使节和宾客的地方,理应盛情款待诸位。快快有请,快快有请。”三藏听后满心欢喜,转身招呼徒弟们过来与驿丞相见。
然而,当驿丞看到悟空、八戒和沙僧三人的面容时,不禁被吓得倒吸一口凉气。他暗自心惊胆战,心中暗想:这究竟是人还是鬼怪?只见他身体微微颤抖着,脸色煞白,却又不得不强装镇定,赶紧吩咐手下看茶、准备斋饭。
三藏察觉到驿丞的惊恐之色,微笑着安慰道:“大人莫要惊慌,我的这三位徒弟虽然相貌略显丑陋,但内心皆善良无比。俗话说得好,‘山恶人善’,您又何必如此惧怕呢?”
驿丞听到三藏所言之后,心中方才安定下来,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国师大人啊,那唐朝究竟位于何方呢?”三藏双手合十,微笑着回答道:“唐朝处于南赡部洲的中华大地之上。”驿丞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道:“那么您又是何时离开家乡踏上这漫漫西行之路的呢?”三藏略一思索,缓缓说道:“贞观十三年,至今已然历经了整整十四个春秋,一路上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吃尽苦头才好不容易到达此地。”驿丞不禁感叹起来:“神僧啊,真是太不容易了!”接着,三藏也好奇地询问起驿丞来:“贵国如今国泰民安,不知在位多少年啦?”驿丞连忙答道:“回神僧的话,我们这里乃是大天竺国,从太祖太宗时期传承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现今在位的圣上,喜爱游山玩水和观赏奇花异草,因此被尊称为怡宗皇帝。他更改年号为靖宴,到如今已有二十八个年头喽。”三藏听闻后,面露喜色,赶忙说道:“今日贫僧有幸来到贵国,想要前去拜见陛下,倒换通关文牒,只是不知道是否能够赶得上上朝之时呢?”驿丞听后连连摆手,笑着回应道:“哈哈,妙极妙极!刚好近日咱们国王的公主娘娘年满二十岁,正值青春年华,正在那繁华热闹的十字街头高高筑起一座彩楼,准备抛掷绣球,以撞天婚的方式挑选如意郎君,招赘为驸马爷呢。今天可是个大喜的日子,想必我国国王陛下此刻尚未退朝。如果您想要顺利倒换关文,趁着这个时候前往皇宫,定然恰到好处。”
三藏满心欢喜地准备出发,这时只见一桌丰盛的斋饭已经摆放好了,于是便和驿丞以及行者等人一同享用起来。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然过了正午时分。三藏起身说道:“时辰不早啦,我该动身前去了。”行者连忙应声道:“师父放心,徒儿定会保护您一路周全。”一旁的八戒见状,赶忙嚷嚷道:“俺老猪也要跟去!”沙僧则笑着劝道:“二哥呀,还是算了吧。就凭您这副模样,别到了朝门外丢人现眼,还是让大师兄陪师父去吧。”三藏点头称是,说道:“悟净所言极是。呆子平日里行事粗鲁莽撞,相比之下,悟空倒是更为心细一些。”那呆子一听这话可不乐意了,撅起嘴巴嘟囔道:“哼,除了师父,咱们三个人的长相也差不了多少嘛。”
说罢,三藏整整齐齐地穿上那件袈裟,而行者则手持引袋,两人并肩同行。刚一出门,就看到街道两旁热闹非凡,无论是士绅、农民、工匠、商人,还是那些文人墨客、普通百姓,甚至连愚人、俗人都纷纷聚拢过来,齐声高呼:“快去看抛绣球啊!”三藏静静地站在道路旁边,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心生感慨,转头对行者说道:“你瞧他们这儿的人们,穿着打扮、居住环境、所用器具,乃至言谈举止,都与我们大唐相差无几呢。我突然想起我的生母当年也是通过抛打绣球才遇见了父亲,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最终喜结连理。没想到此地竟也有着如此相同的风俗习惯。”行者听后饶有兴致地提议道:“既然这样,那不如咱们也过去凑凑热闹,瞧瞧这抛绣球到底是怎么个有趣法,师父觉得如何?”
三藏连忙摆手说道:“万万不可啊,徒儿!你我师徒二人这一身僧衣袈裟太过显眼了,若如此贸然前去,恐怕会引起他人不必要的猜疑啊。”行者闻言,却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回应道:“师父莫要担忧,您难道忘记了那给孤布金寺老僧曾经说过的话吗?一来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去看看那热闹非凡的彩楼,二来也正好能够分辨一下这其中的真假虚实。像如今这般匆匆忙忙的情形,那皇帝必定正沉浸于公主即将成婚的喜讯之中,哪里还有心思上朝处理政务呢?咱们就赶紧过去瞧一瞧吧!”三藏听闻此言,心中略微思索一番,觉得行者所言不无道理,于是便点了点头,果真随着行者一同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待到他们来到人群聚集之处,只见各种各样的人们都围拢在那里,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打绣球的热闹场景。三藏不禁感叹道:“哎呀!谁能料到此番前来,竟会引发如此多的事端呢?正所谓‘渔翁抛下钩和线,从今钓出是非来’啊。”
话说那位天竺国的国王,向来对山川流水、奇花异草情有独钟。就在前年的时候,这位国王曾携带后宫的嫔妃以及公主们一同前往御花园,趁着月色皎洁之夜尽情欣赏游玩。然而,就在这个美好的夜晚里,竟然招惹来了一个邪恶的妖怪。这妖怪法力高强,趁众人不备之时,将真正的公主悄然掳走,然后摇身一变,化作了一个假冒伪劣的公主。而这个假扮的公主深知唐僧会在今年的此时此刻抵达此地,于是她便凭借着国家的富足财力,大张旗鼓地搭建起一座华丽无比的彩楼。其目的就是想要将唐僧招为夫婿,并摄取他体内纯正的元阳真气,以此助自己修成太乙上仙之道。
此刻正值正午时分,烈日高悬,阳光如炽。当时间刚好走到午时三刻之际,三藏与行者巧妙地混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缓缓朝着彩楼靠近。此时,那公主方才点燃了手中的檀香,虔诚地焚香祈祷起来,口中念念有词,向着天地神明诉说着自己的心愿。且看左右两侧,竟有五六十位娇艳动人、身姿婀娜的绣女环立四周,她们皆近身侍奉着,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那精致华美的绣球。再瞧那座高楼,八面窗户皆雕琢得玲珑剔透,美轮美奂。
此时,公主转动眼眸定睛观瞧,只见唐僧正徐徐走来,距离越来越近。她赶忙伸手将绣球取过,亲自向着唐僧用力抛出。唐僧冷不丁遭此变故,不禁大吃一惊,慌乱之中,连头上戴着的毗卢帽子都被打得歪斜了过去。他连忙伸出双手去扶住那疾速飞来的绣球,然而事与愿违,那绣球就如同脱缰野马一般,咕噜噜地滚动起来,并顺势钻入了他的衣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