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处高高耸立的鳌峰之上,有着仿若鱼龙跃海而出的壮观场景,还有如同鸾凤振翅腾飞的奇景,令人不禁羡慕这璀璨的灯光与迷人的月色相互交融所营造出来的和谐氛围。在那身着华美丝绸衣裳的人群队伍之中,每个人都满心欢喜地聆听着动听的笙歌乐曲;一辆辆马车疾驰而过,发出轰隆隆的声响,让人目不暇接于那些如花似玉的容颜和风度翩翩的身姿,更有无数风流倜傥的豪杰侠客穿梭其中,如此美景简直无穷无尽。
众人在本寺内欣赏完花灯之后,接着又去到东门厢的各个街道上游乐玩耍。一直到二更时分,大家才尽兴而归,回到住处歇息安置。
第二天清晨,唐僧对着一众僧侣说道:“贫僧向来怀有清扫宝塔的心愿,恰好趁着今天这个上元佳节良辰吉日,恳请院主打开塔门,好让我达成这份愿望。”
众僧听闻后赶忙打开了门扉。只见沙僧迅速地取出那件华丽的袈裟,小心翼翼地跟随着唐僧来到了第一层。待他们站定之后,唐僧轻轻披上袈裟,双手合十,虔诚地向佛像拜谒祈祷一番。完毕之后,他便拿起一把笤帚开始清扫这一层的地面。笤帚所过之处,尘埃纷纷扬扬地飞舞起来,仿佛也被这庄重的氛围所感染。
待到这一层清扫干净,唐僧卸下身上的袈裟,将其交予身旁的沙僧妥善保管。紧接着,他毫不迟疑地迈向第二层,继续重复着之前的动作——清扫、观赏、赞叹。就这样,他一层接着一层地往上攀登,直至塔顶。
这座高塔内部层层皆供奉着庄严的佛像,每一处窗户都敞开着,让柔和的月光洒入其中。唐僧每扫完一层,都会驻足停留片刻,细细欣赏那些精美的佛像,并由衷地发出赞美之声。当他终于完成所有楼层的清扫工作时,夜幕已然深沉,而此时的天空中繁星点点,宛如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之上。
由于这天恰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众僧们兴致勃勃地对唐僧说道:“老师父啊,咱们前几晚只是在荒山野岭和城关附近观看花灯,今晚可是正儿八经的节日呢!要不咱们一起进到城里去瞧瞧那金碧辉煌的灯笼怎么样?”唐僧听后微微一笑,满心欢喜地点头应允,表示愿意一同前往。于是,除了唐僧师徒三人之外,还有本寺众多僧人结伴而行,浩浩荡荡地向着城中进发,准备好好领略一番这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此刻,城内可谓是人潮涌动、灯火辉煌。街头巷尾到处张挂着各式各样五彩斑斓的花灯,犹如一片绚丽多彩的花海。人们穿梭于其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共同欢庆这个美好的夜晚。而半空中一轮皎洁的明月刚刚升起,宛如一面巨大的银盘悬挂在天际,洒下清冷的光辉,与地上的繁华灯火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画卷。
在那个夜晚,月亮宛如被冯夷奋力推上天空的一轮烂银盘,散发着皎洁而柔和的光芒。与此同时,那些绚丽多彩的花灯就好似仙女们巧手织成的铺地锦缎一般,璀璨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灯光映照在明月之上,使得月光更增添了一倍的光辉,仿佛给整个夜空都披上了一层银纱;而明月洒下的清辉照耀着花灯,则让这些花灯显得越发灿烂辉煌,美不胜收。人们漫步其中,怎么也观赏不完那犹如铁锁般坚固的星桥和如同灯花火树般绚烂的美景。
瞧!这里有雪花形状的花灯,晶莹剔透,仿佛是春天的冰块被精心剪裁而成;还有那梅花造型的花灯,傲雪凌霜,散发出阵阵幽香。绣屏灯和画屏灯更是色彩斑斓,由各种颜色的丝线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再看那边,高高悬挂着的核桃灯和荷花灯,精致小巧,别具一格;而青狮灯和白象灯则稳稳地立在高大的灯架上,威风凛凛,栩栩如生。虾儿灯和鳖儿灯在棚前欢快地舞动着,活灵活现;羊儿灯和兔儿灯则乖巧地蹲坐在屋檐下,憨态可掬。
鹰儿灯与凤儿灯相互连接,相伴而行,仿佛它们正在一同翱翔天际;虎儿灯和马儿灯并肩齐驱,气势磅礴,好像要驰骋沙场。仙鹤灯和白鹿灯上,分别骑着传说中的寿星,寓意着长寿吉祥;金鱼灯和长鲸灯则像是诗人李白乘坐的船只,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座鳌山灯,上面汇聚了众多神仙的形象,仿佛一场盛大的仙界聚会正在举行;还有那不停转动的走马灯,里面展示着武将们激烈交锋的场景,让人感受到金戈铁马的气息。
放眼望去,千万户人家的灯火照亮了一座座楼阁亭台,绵延数十里的地方都笼罩在如烟云般朦胧迷离的光影之中。这边传来了清脆悦耳的玉韂声响,原来是一辆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飞驰而过;而另一边,车轮滚滚,一辆辆香车缓缓驶过,留下一路芬芳。且看那红妆楼上,只见数位女子身姿婀娜地倚靠在栏杆之上,有的轻拂珠帘,有的并肩而立,还有的相互携手,皆面露喜色,沉醉于这欢乐时光之中。而在那绿水桥边,更是热闹非凡,人潮涌动,熙熙攘攘。人们身着锦衣华服,簇拥在一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有的人已然喝得醉意朦胧,但脸上依旧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此时此刻,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喧嚣声中。箫鼓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笙歌声彻夜不停,犹如仙乐飘飘。如此繁华盛景,正应了那句诗:“锦绣场中唱彩莲,太平境内簇人烟。灯明月皎元宵夜,雨顺风调大有年。”
值此金吾不禁之时,城内更是混乱不堪,人头攒动,数不胜数。放眼望去,有那翩翩起舞之人,如蝴蝶般轻盈优美;也有踩着高跷、摇摇晃晃前行者,引得众人阵阵喝彩;更有扮作鬼怪模样的,张牙舞爪,令人忍俊不禁;还有骑着大象缓缓而来的,威风凛凛,好不气派!人群忽而向东聚拢成一团,忽而又向西分散成一簇,真是目不暇接,让人眼花缭乱。
待到唐僧师徒行至金灯桥上时,他们方才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三盏巨大的金灯。这三盏金灯宛如水缸一般大小,其上照射出一座两层楼阁,造型精巧别致,玲珑剔透,美轮美奂。仔细观瞧,这座楼阁竟是由细金丝精心编织而成,内部还托着一片片琉璃薄片,灯光透过琉璃片洒下,光芒耀眼如月,同时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
唐僧满脸疑惑地回转身来,向着周围的众僧询问道:“诸位师傅,此灯所燃究竟是何油啊?为何竟会散发出如此奇异浓郁的香气呢?”众僧纷纷摇头叹息着回答说:“老师您有所不知啊。我们这座寺庙后方有一个县城,名为旻天县。那县城方圆足有二百四十里之大呢!每年官府审查编造劳役赋税的时候,都会列出共计二百四十户人家作为供应灯油的大户。其实府衙和县里的其他各种差役赋税还算能够承受得住,但唯独这供应灯油的大户实在是负担沉重不堪呐:每户人家需担任一年的灯油供应任务,就得耗费掉多达二百多两的银子呢!而且这所用的油可不是普通常见的油脂哦,而是一种极为珍贵稀有的酥合香油呀!这种油每一两大致价值白银二两,而每一斤则更是高达三十二两银子哟!眼前咱们所见的这三盏灯,每口大缸里面都装有足足五百斤的酥合香油,三口大缸加起来总共就是一千五百斤呢!按照这样计算下来,总计应该花费四万八千两白银啊!此外,再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杂费开销以及额外的费用支出等等,差不多总共需要五万多两银子才能应付得了呢!然而即便投入了如此巨额的资金和资源,这些灯油也仅仅只能点亮三个夜晚而已啦。”孙悟空听闻此言,不禁皱起眉头追问道:“这么多的灯油,怎么可能短短三个晚上就全部耗尽用光了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僧赶忙解释道:“孙长老莫急,且听小僧细细说来。原来啊,这每个缸内都立着四十九个巨大的灯马,它们皆是用灯草精心编织而成的把柄,并包裹缠绕上了柔软细腻的丝绵之物,其粗细程度堪比鸡蛋一般大小呢!今晚这些灯马被点燃之后,如果有幸能见到佛爷现身显灵,那么等到明天夜里,这灯油恐怕也就消耗殆尽了,到时候灯光自然就会变得昏暗无光啦。”
八戒站在一旁,脸上挂着笑容,调侃地说道:“想必是佛爷把那油都给收走啦!”众僧纷纷点头应和道:“正是如此啊!这满城的人家,从古至今一直都是这么流传下来的说法呢。只要那油灯里的油一干涸,人们都会说是佛祖收了灯火,这样一来便会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可要是哪一年那油没有干涸,那一年就必定会遭遇年成荒旱,风雨失调。正因如此,家家户户才都心甘情愿地供奉这些灯油呐。”
众人正说着话儿的时候,突然间听到半空中传来一阵呼呼作响的风声,那声音犹如狂风怒吼一般,吓得正在观看花灯的人们惊慌失措,纷纷四处逃窜。就连那些原本稳稳站立的和尚们此刻也是站立不稳,他们着急忙慌地对唐僧喊道:“老师父呀,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大风刮起来啦!肯定是佛爷降下祥瑞,特意前来观赏这花灯呢。”唐僧听后却是一脸疑惑,不解地问道:“你们怎么就能确定是佛祖来看灯了呢?”众僧连忙解释道:“年年都是这般情形,还不到三更时分,就一定会有大风刮起。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就是诸位佛祖降临所带来的祥瑞之兆,所以人们一听到风声,便赶忙回避开来。”然而唐僧却不为所动,他坚定地说道:“我的徒儿们本就是一心向佛、时刻念诵佛经、虔诚礼佛之人。如今恰逢如此美好的景致,又听闻真有诸位佛祖降临此地,那正好趁此机会参拜一番,无论如何总是有益无害的呀。”任凭众僧再三恳请,唐僧依然执意不肯离去。
过不多时,只见狂风呼啸之中,竟果真显现出了三道庄严宏大的佛身影像,正朝着灯火这边徐徐而来。那唐长老见状,顿时惊惶失措,忙不迭地一路小跑着登上了石桥顶端,然后恭恭敬敬地俯身便拜。孙悟空眼疾手快,一把扯住唐僧说道:“师父啊,您可莫要乱拜,这些绝非是什么良善之辈,定然是妖邪所幻化而成的呀!”话还没说完呢,就瞧见那原本明亮的灯光忽然变得黯淡无光起来。紧接着便是“呼”的一阵风声响起,那股怪风犹如一只无形的巨手一般,瞬间就将唐僧给紧紧抱住,随后裹挟着他乘风疾驰而去,眨眼间便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哎呀呀!却不知究竟是哪座山头、哪个洞穴里出来的真正妖怪,居然胆敢假扮成佛像,借着这金灯的光亮来哄骗众人。这一下可把猪八戒吓得够呛,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石桥两侧东奔西跑,四处寻觅着师父的踪迹;沙和尚也是心急如焚,不停地在周围左顾右盼,高声呼喊着师父的名字。孙悟空眼见如此情形,连忙大声叫嚷道:“兄弟们呐!不必在这里徒劳无功地喊叫啦!咱们师父这回可是乐极生悲喽,已经被那可恶的妖精给掳走啦!”那几个随行的和尚一听这话,一个个都吓得面无人色,战战兢兢地问道:“大圣爷爷,您怎么就能断定是妖精把长老给抓走了呢?”孙悟空冷笑一声,解释道:“你们这群肉眼凡胎的家伙,长年累月地在此修行,却没有半点见识,自然容易被那妖邪之物所迷惑。刚刚那阵风吹过来的时候,显露出佛身模样的,其实正是那三个阴险狡诈的妖精。就连我师父这般佛法高深之人,一时之间都未能识破它们的伪装,兴冲冲地上到桥顶就下拜行礼。结果那妖精趁着灯光昏暗之际,迅速用器皿盛满了香油,顺便就连我师父也一块儿给掳走了。我当时稍微动作慢了一些,所以才让那三个妖精有机会化作一阵狂风逃走了。”
沙僧面露忧色,对着孙悟空说道:“师兄啊,眼下这情况可如何是好呢?”行者目光坚定地回应道:“莫要犹豫!你与众人一同返回寺庙,好生看守我们的马匹和行李,待俺老孙借着这股大风之力追上去一探究竟。”
说罢,那神通广大的孙大圣一个筋斗便跃上了云霄,驾着筋斗云疾驰而去。他在半空中敏锐地嗅着风中传来的阵阵腥气,顺着风向一路向东北方向猛追不舍。如此紧赶慢赶,直至天色破晓时分,忽然之间,那狂风骤然停歇下来。
此时,孙悟空定睛一看,前方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巍峨险峻的高山。这座山峰高耸入云,山势陡峭嶙峋,实在是雄伟壮观。但见山上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交错;山间泉水蜿蜒流淌,曲折迂回。悬崖峭壁之上,藤蔓如绿丝般悬挂而下;而那苍松翠柏,则傲然挺立在虚空的岩石之间。清晨的雾气中,不时传来仙鹤清脆悦耳的鸣叫之声;拂晓的云彩里,大雁的叫声此起彼伏。那一座座山峰犹如排列整齐的长戟一般,高高耸立;一块块石头则好似突兀嶙峋的磐石,错落有致地堆砌在一起。山顶直插九霄云外,高达数万仞;山岭连绵起伏,重叠环绕形成上千个弯道。山中的野花争奇斗艳,佳木郁郁葱葱,皆知晓春天已悄然来临;杜鹃鸟婉转啼鸣,黄莺儿欢快歌唱,与这美丽景色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娇艳动人。整座山峰既高大巍峨,又怪石嶙峋,道路崎岖难行,充满艰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悟空站在山崖之上,仔细寻觅着前行的路径。就在这时,他突然瞧见有四个人正赶着三只羊,从西边的山坡缓缓走下。他们一边走着,嘴里还齐声高喊着:“开泰啦!”
大圣那双能够洞察一切虚妄的火眼金睛猛然一闪,目光如炬,仔仔细细地打量起来。只见那几道身影若隐若现,似真似幻,但凭借着大圣的慧眼和经验,很快便认出他们乃是天庭之中负责记录年岁、月份、日期以及时辰的四位神秘使者——四值功曹。原来,这四人竟施展了隐身变化之术,悄然前来。
大圣见状,毫不犹豫地伸手抽出那根威力无穷的金箍棒。只听得“唰”的一声响,金箍棒瞬间变得如同饭碗一般粗壮,长度更是长达一丈二尺有余。紧接着,大圣身形一晃,宛如一道闪电般从悬崖之上纵身跃下,口中怒声大喝:“呔!尔等藏头露尾的家伙,还想往哪里逃!”
这突如其来的呵斥之声犹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四值功曹听到大圣已然识破他们的行藏并喊出了风声,顿时吓得脸色大变,手忙脚乱地赶紧喝散那三只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的山羊,同时显露出自己本来的面目。随后,他们慌忙闪到路边,恭恭敬敬地向大圣施礼赔罪,齐声说道:“大圣啊,请您千万恕罪,恕罪呀!”
然而,行者却毫不领情,依旧满脸怒容地质问道:“哼!这段日子以来,俺老孙根本就没有用到过你们。你们看老孙对你们宽厚纵容,竟然一个个都开始偷懒耍滑,连面都不露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你们既然身负保护俺师傅的重任,为何不好好在暗处守护,反倒四处乱跑?”
面对大圣的严厉质问,四值功曹连忙解释道:“大圣有所不知,您的师父近来心性越发豁达,于那金平府的慈云寺中贪恋欢乐,以致于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如今不幸被妖怪所擒获。不过所幸的是,他身旁尚有护法伽蓝暗中保护着呢。我们知晓大圣您心急如焚,彻夜不停地追寻师父下落,担心您不熟悉这片山林地形,故而特地赶来传递消息。”
大圣听后,眉头微皱,继续追问:“既是前来通风报信,为何还要隐匿姓名,驱赶着那三只羊儿,装模作样地吆五喝六呢?”
功曹面带微笑地解释道:“之所以设置这三只羊,乃是为了呼应那‘三阳开泰’之意啊!如此一来,便可化解你师父所面临的困厄与阻塞呢。”
行者听后,心中愤恨难平,扬起金箍棒便想要狠狠教训一下功曹。然而,当他察觉到功曹的这番好意时,还是强压下心头怒火,将手中棒子缓缓收起。只见行者瞬间转怒为喜,笑嘻嘻地问道:“那么这座山,莫非就是那些妖精的盘踞之地么?”
功曹连忙点头称是,并详细说道:“没错,没错。此山名为青龙山,山中藏着一个洞穴,叫做玄英洞。洞里住着三个厉害的妖精:为首的那个名叫辟寒大王,排行第二的称作辟暑大王,而排在第三位的则被称为辟尘大王。这三个妖精在此已有千年之久啦。它们自幼就喜爱食用酥合香油。想当初,它们修成妖精之后,来到此处假扮成佛象,竟然成功地欺骗了金平府的一众官员和百姓,还让他们设立了金灯,并且规定灯油必须使用酥合香油才行。每年一到正月十五这天,这些妖精就会变化成佛像来收取灯油。今年,它们见到了你师父,一眼就认出他乃是圣僧转世之躯,于是就连同你师父一起摄入洞中。听说过不了几日,就要将你师父身上的肉给割下来,再用那酥合香油煎炒着吃掉呢!你可得赶紧施展本领,前去营救才是啊!”
行者闻得此言,面色一沉,口中大喝一声,震得四周树木沙沙作响,惊得那四位功曹赶忙后退数十步。他随即一个转身,身形如同闪电一般,迅速向着山崖处疾驰而去,脚下生风,扬起一片尘土。
不多时,行者便已前行数里之遥。正行间,忽觉眼前一亮,但见那山涧旁边耸立着一座陡峭的石崖。这石崖高耸入云,宛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而在那石崖之下,则坐落着一座古朴的石屋。
这座石屋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屋顶布满了青苔和蔓藤。屋前设有两扇厚重的石门,此刻正半开半掩着,仿佛在向行者诉说着屋内隐藏的秘密。在那石门一侧,赫然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碣,上面刻着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青龙山玄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