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子说道:“大丈夫应当善于观察和分辨人的脸色和神态,你只需要以借扇为名,不要提及往日的恩怨,想必一定能够借到扇子。”
行者听了,深深唱了个大喏,说道:“多谢樵哥的教诲。我这就去了。”
于是,他告别了樵夫,径直来到芭蕉洞洞口。只见那两扇门紧闭着,牢牢地关着,而洞外的风光却是秀丽宜人。真是个好地方啊!正如那所说:
山峦以石头为骨架,石头是土地的精华。烟雾云霞蕴含着夜晚的润泽,苔藓帮助增添了新的青葱。山势高峻,气势耸然,仿佛要欺压蓬莱仙岛;环境幽静,花香四溢,宛如大海中的瀛洲仙境。几棵高大的乔松上栖息着野鹤,数株衰老的柳树上传来了山莺的啼鸣。这里确实是千年的古迹,万载的仙踪。碧绿的梧桐树上鸣叫着彩凤,活水中隐藏着苍龙。曲折的小径上,荜萝垂挂;石梯上,藤葛攀附缠绕。猿猴在翠绿的山岩上长啸,欣喜月亮的升起;鸟儿在高大的树上啼叫,喜欢晴朗的天空。两边的竹林树荫清凉如雨,一条小径上鲜花繁茂,仿佛没有尽头。不时可以看到白云从远处的山峦飘来,没有固定的形态,随意地随风飘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者疾步上前,高声叫道:“牛大哥,快快开门!开门!”只听“呀”的一声,洞门缓缓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毛儿女。只见她手中提着花篮,肩上担着锄子,虽是一身蓝缕,未加妆饰,却满面精神,颇具道心。
行者赶忙上前迎着,双手合掌,恭敬地说道:“女童,烦劳你替我向公主通报一声。我乃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在这西方路上,遭遇了火焰山,酷热难耐,难以通过。听闻公主有芭蕉扇,可扇灭火焰,特来拜借一用。”
那毛女上下打量着行者,问道:“你是哪座寺庙的和尚?叫什么名字?我也好前去通报。”行者答道:“我是东土来的,名叫孙悟空和尚。”
那毛女赶忙回身,匆匆转于洞内,对着罗刹盈盈跪下,恭声说道:“奶奶,洞门外有个来自东土的孙悟空和尚,他想要拜见奶奶,恳请借芭蕉扇一用,以过火焰山。”那罗刹一听“孙悟空”这三个字,顿时怒不可遏,仿佛撮盐入火,又似火上浇油。她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恶狠狠地怒发冲冠。口中大骂道:“这该死的泼猴,今日竟然来了!”随即喝道:“丫鬟,快去取我的披挂,拿我的兵器来!”
不一会儿,罗刹便取了披挂,手持两口青锋宝剑,英姿飒爽地整束而出。行者在洞外悄悄闪过,偷偷窥视着罗刹的打扮。只见她:头上裹着团花手帕,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娇艳动人;身上穿着纳锦云袍,如云霞般绚丽多彩,华美非凡。腰间紧紧束着双束虎筋绦,更显得她身姿婀娜,小蛮腰不盈一握。微微露出的绣裙偏绡,随风飘动,增添了几分妩媚。她脚蹬凤嘴弓鞋,小巧玲珑,只有三寸大小;龙须膝裤上镶嵌着金色的饰物,闪闪发光,彰显着她的高贵身份。她手提宝剑,怒声高呼,气势汹汹,那凶狠的模样,比起月婆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罗刹出门,高声喝问:“孙悟空在哪里?”行者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向您请安。”罗刹怒声呵斥道:“谁是你的嫂嫂!哪个需要你来请安!”行者赔笑道:“贵府的牛魔王,曾经和老孙结拜为兄弟,关系亲密如同手足。如今听说公主是牛大哥的正妻,怎能不尊称您为嫂嫂呢!”罗刹愤怒地质问道:“你这顽皮的猴子!既然有兄弟之情,为何要害我的儿子?”行者故作疑惑地反问:“令郎是谁?”罗刹咬牙切齿地说:“我的儿子就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的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害得好惨。我们正在四处寻找你报仇,没想到你竟然主动送上门来,今天绝对不会放过你!”
行者脸上堆起笑容,说道:“嫂嫂原来是个不明事理的人啊,真是错怪老孙我了。你那儿子因为捉拿了我师父,要蒸着吃、煮着吃,还好有观音菩萨收走了他,救了我师父一命。他现在在菩萨那里做善财童子,已经修成正果,不会死亡,没有污垢和杂念,寿命如同天地一样长久,像日月一般永恒。你不但不感谢我救命之恩,反而怪罪我,这是什么道理呢!”罗刹女说:“你这个油嘴滑舌的猴子!虽然我儿子没有性命之忧,但怎么能再次见到他呢?”行者笑着说:“嫂嫂想见令郎,又有什么困难呢?只要你把芭蕉扇借给我,扇灭了火焰山的大火,让我护送师父过山,我就会去南海菩萨那里请他来见你,然后把扇子还给你,这样不是很好吗?到时候,你看看他是否受到一点伤害。如果真的有所损伤,你责怪我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要是比以前更英俊漂亮,你还要感谢我才对。”
罗刹听了,气得咬牙切齿,骂道:“好个不知死活的猢狲!竟敢如此无礼!”她举起手中的宝剑,对着孙悟空劈头盖脸地砍了过来。孙悟空却不慌不忙,笑着说道:“嫂嫂,你莫要生气。俺老孙把这脑袋伸出来给你砍,若是觉得疼了,自然会向你求饶。但要是你砍不动,那就休怪俺老孙不客气了!”说完,他真的把头伸向罗刹女,让她砍。罗刹女见状,心中暗喜,心想:“这猴子真是狂妄自大,看我如何教训他!”于是,她用力挥舞着宝剑,狠狠地砍向孙悟空的脑袋。然而,孙悟空却丝毫没有受伤,反而笑着说:“嫂嫂,你怎么砍不动啊?是不是力气不够大?”罗刹女听到这话,又羞又恼,再次挥动宝剑,更加用力地砍向孙悟空。可是,无论她怎么砍,孙悟空都安然无恙,还不时地嘲笑她。罗刹女终于意识到自己遇到了对手,心生畏惧,想要逃跑。孙悟空见状,连忙拦住她,笑嘻嘻地说:“嫂嫂,你想去哪里?快把芭蕉扇借给我吧!”罗刹女无奈地说:“我的宝贝可不会轻易借给别人。”
孙悟空听了,脸色一变,威胁道:“既然你不肯借,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说着,他举起金箍棒,准备打向罗刹女。
却说那美猴王,一只手紧紧地扯住罗刹女,另一只手则迅速地从耳朵里抽出金箍棒,晃了一晃,只见那棒子瞬间变得如碗口般粗细。罗刹女奋力挣脱开猴子的手,举起手中的宝剑,迎向孙悟空。行者见状,毫不犹豫地挥舞起金箍棒,狠狠地朝罗刹女打去。两人就在这翠云山上,不顾及亲情,一心只想解决彼此间的仇恨。这一场激烈的战斗真是惊心动魄:
小主,
罗刹女原本是修炼成精的妖怪,因为儿子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伏而对孙悟空心怀怨恨。然而,孙悟空虽然心中充满愤恨,但因为师傅唐僧受阻火焰山,他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怒火。他首先表明来意,想要借用芭蕉扇。尽管他展现出英勇无畏的一面,但他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耐心和柔韧性。罗刹女却无知地挥剑砍向孙悟空,而孙悟空则有意提起曾经与牛魔王结义的事情,试图化解这场争斗。女子怎能与男子相斗?最终,男性的刚强还是压倒了女性的柔弱。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威猛无比,罗刹女的霜刃青锋也毫不逊色。他们相互攻击,你来我往,谁也不肯退让。左边抵挡,右边遮挡,各自施展武艺;前面迎接,后面招架,尽情驰骋奇谋。就在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罗刹女急忙取出真正的芭蕉扇,用力一挥动,顿时令鬼神都感到忧愁。
那罗刹女与行者相持到傍晚时分,见行者手中的金箍棒沉重无比,且招数严密,料到自己不是对手,便立即取出芭蕉扇,轻轻一挥,顿时一阵阴风刮起,将行者吹得无影无踪,无法挽留。这罗刹女获胜后返回洞府。
那大圣在空中飘飘荡荡,左沉无法落地,右坠也无法稳住身形。就像被旋风卷起的败叶,随着水流漂流的残花。翻滚了一夜,直到天亮,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紧紧抱住一块峰石。定住心神许久,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才认出这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厉害的妇人!怎么就把老孙送到这里来了?我当年曾在这里向灵吉菩萨求助,让他降服黄风怪救我师父。那黄风岭从此处往正南方向有三千多里,如今我从西路转过来,已经到了东南方角,不知道还有多少万里。等我下去问问灵吉菩萨,打听一下情况,也好找到回去的路。”
正在犹豫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响亮的钟声传来,他急忙走下山坡,径直来到了禅院。门前的道人认出了孙悟空的模样,立刻进去禀报说:“前年邀请菩萨去降伏黄风怪的那个毛脸大圣又来了。”菩萨知道是孙悟空来了,赶忙从宝座上下来迎接他,进入禅院内行礼说道:“恭喜啊!是来取经的吗?”孙悟空回答道:“还没到呢!还早着呢!”灵吉菩萨问道:“既然没有到达雷音寺,为什么又回到这荒山里来了?”
行者说道:“自从去年承蒙您的深情厚谊降服了黄风怪之后,这一路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如今到达了火焰山,却无法继续前进,向当地居民打听后得知,这里有一个叫做铁扇仙的仙人,她手中的芭蕉扇能够扇灭火焰,所以老孙特意前来寻访。原来那位仙人正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的母亲。她认为我将她的儿子变成了观音菩萨的童子,导致他们母子难以相见,因此对我怀恨在心,不肯借给我芭蕉扇,还与我发生争斗。她见我的金箍棒沉重难以抵挡,于是用扇子朝我一扇,将我扇得飘飘摇摇,一直飞到了这里才停下来。因此,我才冒昧地来到贵寺院,询问一下回去的路。请问从这里到火焰山还有多远呢?”
灵吉微笑着说:“那妇人名叫罗刹女,又被称为铁扇公主。她手中的芭蕉扇原本来自昆仑山后,自从混沌初开,天地形成之时,便已是一件灵宝,乃是太阴之精叶所化,因此能够扑灭火气。如果有人被扇子扇到,会飘行八万四千里才会停下,此时才会停止阴风。而从我的山到火焰山,距离只有五万余里。这也是因为大圣有留住云彩的能力,才能阻止火势蔓延。如果是凡人,根本无法抵挡这样的风力。”孙悟空说道:“好厉害啊!那么我师父该如何度过这片区域呢?”灵吉回答道:“大圣不必担心。这次前来,也是唐僧的缘分,注定让大圣成就一番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