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孙悟空双手合十,高声喊道:“陛下请先平息怒火,让我们解释一下。”国王说:“你们冒犯了国师,国师的话怎么会有错呢?”

行者说道:“他声称我昨天到城外打死了他的两个徒弟,但谁能证明呢?我们暂且委屈承认,让两个和尚偿命,然后释放另外两个去取经。他还说我打碎了车辆,放走了囚犯和僧人,这件事也没有证据,料想不应该死罪,再找一个和尚认罪就行了。他说我毁坏了三清像,扰乱了道观,这也是诬陷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王问道:“为何说是诬陷?”行者回答道:“我的僧侣来自东土,刚刚来到这里,连街道都还不熟悉,怎么可能在晚上知道他们道观里的事情呢?既然留下了小便痕迹,就应该当场抓住,而不是等到现在才指名道姓地害人。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怎么就能确定是我呢?希望陛下息怒,仔细审查。”那国王原本头脑混乱,被行者这么一说,他就犹豫不决了。

正在疑惑的时候,又看到黄门官前来禀报:“陛下,门外有许多乡村老人等待召见。”

国王闻言问道:“有何事要禀报?”随即下令宣人进来。使者来到殿前,只见三四十位乡里老人,恭敬地向国王磕头道:“陛下,今年春天一直没有下雨,我们担心夏天会干旱,所以特地前来启奏,请那位国师爷爷祈求一场甘霖,拯救百姓于旱灾之中。”国王回答道:“诸位乡亲请先回去吧,马上就会有雨了。”乡里老人谢过国王后离去。

国王又对唐僧等人说道:“唐朝的僧人啊,朕敬重道教而贬低佛教,这是为什么呢?只因当年求雨时,我国的僧人无一能求得一滴雨水;幸好天公降下国师,拯救了苍生。你们如今远道而来,却冒犯了国师,本该立刻治罪;但看在你们初犯的份上,暂且饶恕你们。你们敢与我国师打赌求雨吗?如果你们能求得一场甘甜的雨水,滋润万民,朕便赦免你们的罪行,交换通关文书,放你们西行。但若输了这场比试,无法求得雨水,那就别怪朕无情,将你们推向刑场处决,以警示众人。”孙悟空笑着答道:“小和尚也懂得一些求雨的法门。”

国王听了这话,立刻命令手下打扫好祭台;同时吩咐:“准备銮驾,寡人亲自登上五凤楼观看比赛。”

就在这时,众多官员簇拥着国王登上高楼,片刻后便稳稳地坐下。而唐三藏则带着行者、沙僧和八戒,恭敬地站在楼下。三位道士陪着国王一同坐在楼上。没过多久,一名官员快马加鞭赶来禀报:“坛场上各种物品都已准备齐全,恭请国师爷爷登坛。”

那虎力大仙站起身来,向国王拱手行礼,然后辞别国王,径直走下楼梯。行者见状,连忙上前拦住他,问道:“先生要去哪里?”大仙回答说:“登坛祈雨。”行者笑着说:“你也太自负了吧,连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僧人都不让参与。好吧,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既然如此,先生先去,一定要在国君面前讲明。”大仙好奇地问:“讲什么呢?”行者回答道:“我和你都要上坛祈雨,到时候如何分辨这场雨究竟是你的功劳还是我的功劳呢?这样就无法确定谁的功绩更大了。”国王在上面听到这番话,心中暗自欢喜,心想:“这个小和尚说话倒是有条理。”沙僧听到这话,则偷偷笑了起来,心里想着:“不知道还有多少机灵劲儿没使出来呢!”大仙自信满满地说:“不用多说,陛下自然会明白的。”

行者说道:“我虽然知晓你的规矩,但我乃是远道而来的僧人,此前并未与你相会。若是那时彼此混淆、抵赖,事情便难以办成。所以,必须讲清楚规则,方可行事。”大仙回应道:“登上这法坛,只需看我的令牌信号即可:一声令牌响,风便会吹来;二声响,云便会涌起;三声响,雷与闪电将齐声轰鸣;四声响,雨就会降临;五声响,云散雨收。”行者听罢,微笑着说:“妙啊!我这僧人还从未见过如此奇妙的法术,请开始吧,请开始吧!”

大仙一路走得虎虎生威,大步向前,三藏等人跟随着他,径直走到了坛门外。他们抬头望去,只见前方有一座高高的台子,大约有三丈多高。台左右插着二十八宿旗号,旗子随风飘扬,显得十分威武。顶上放置着一张桌子,桌上有一个香炉,炉中冒出袅袅香烟,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两边有两只烛台,烛光摇曳,照亮了整个台面。炉边靠着一个金牌,上面刻着雷神的名号,金光闪闪,令人心生敬畏。底下有五个大缸,都注满了清澈的水,水面上漂浮着杨柳枝,仿佛在轻轻舞动。杨柳枝上托着一面铁牌,牌上书写着雷霆都司的符字,字迹龙飞凤舞,充满了神秘的力量。左右有五个大桩,桩上写着五方蛮雷使者的名录,每个名字都带着一股威严和霸气。每一桩边立着两个道士,手持铁锤,神情严肃地等待着打桩的时刻。台后面有许多道士在那里认真地写作文书,气氛庄严肃穆。正中间设置了一架纸炉,火焰熊熊燃烧,旁边还有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都是那执符使者、土地赞教之神等神灵,他们的存在让人感受到了无尽的神秘与庄严。

那大仙昂首阔步地走进去,毫无谦逊之意,径直登上高台,稳稳地立定。旁边有个小道士,恭敬地捧着几张黄纸书就的符字,还有一口宝剑,递与大仙。大仙接过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念动咒语,将一道符在烛火上焚烧。那台下的两三个道士,也拿过一个执符的像生和一道文书,同样点火焚烧。就在这时,只听得上面“乒”的一声令牌响,刹那间,只见那半空之中,悠悠的风色缓缓飘来。猪八戒见状,口中忍不住念叨起来:“不好了,不好了!这道士果然有些本事,令牌才响了一下,竟然就真的刮风了!”行者连忙说道:“兄弟,你且悄悄地,千万不要再与我说话,只管好好护持师父,等我去办完事就回来。”

小主,

好一个神通广大的大圣,只见他迅速地拔下一根毫毛,放在嘴边轻轻吹了一口仙气,高声叫道:“变!”眨眼间,就变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假行者”,静静地立在唐僧的身旁。而他的真身,则释放出元神,如同一道闪电般冲向半空中,大声喝问:“那掌管风的是哪一个?”这一声喝问,吓得风婆婆赶忙捻住布袋,巽二郎也赶紧札住口绳,两人诚惶诚恐地走上前,向行者施礼。行者见状,怒目圆睁,说道:“我奉如来佛祖之命,保护唐朝圣僧前往西天取经,如今路过车迟国,与那妖道赌胜祈雨,你等为何不助我老孙,反而去帮那道士?念在你等初犯,我暂且饶过你们,赶快把风给我收了。倘若还有一丝风儿,吹动了那道士的胡子,我定各打你们二十铁棒!”

风婆婆和巽二郎听了,连连点头,说道:“不敢,不敢!”随后,便收起了所有的风。八戒在下面等得不耐烦了,忍不住大声嚷道:“那老头儿,赶快下去吧!令牌已经响了,怎么还不见一丝风儿?你要是再不来,就让我们上去吧!”

那道士再次拿起令牌,点燃了符檄,猛地又打了一下。瞬间,空中云雾弥漫,遮天蔽日。孙大圣见状,又当头高声叫道:“负责布云的是哪一个?”这一喝,慌得那推云童子和布雾郎君赶忙当面施礼。行者随即又将之前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那云童和雾子听后,连忙收了云雾,放出太阳。刹那间,阳光闪耀,天空万里无云。八戒见状,不禁笑道:“这道士也只会哄哄皇帝,欺骗百姓,根本没有什么真本事!令牌都响了两下,却还是不见云生。”

那道士心中愈发焦躁,他手持宝剑,猛地解散了头发,口中念念有词,烧了符咒,紧接着又将令牌狠狠打将下去。只见那南天门里,邓天君率领着雷公、电母匆匆赶到当空,迎着行者恭敬施礼。行者再次将之前发生的事情详细叙述了一遍,然后问道:“你们为何来得如此志诚?究竟是奉了何人的法旨?”天君回答道:“那道士的五雷法确实是真的。他发出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了玉帝,玉帝随即掷下旨意,直接下达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上。我等正是奉了旨意,前来协助雷电下雨的。”行者听闻,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暂且都停手吧,一同等候老孙的安排。”果然,雷声不再轰鸣,闪电也不再闪耀。

那道士愈发焦急,赶忙添香、烧符、念咒,又打下令牌。只见半空中,四海龙王一同涌至。行者昂头喝道:“敖广,你往何处去?”那敖广、敖顺、敖钦、敖闰赶忙上前施礼。行者再次将之前的事情叙述了一遍,说道:“往日有劳各位,可惜未曾成功。今日之事,还望诸位能鼎力相助。”龙王们齐声应道:“遵命!遵命!”行者又向敖顺道谢:“前些日子多亏令郎擒住妖怪,搭救了我师父。”龙王道:“那妖怪仍被锁在海中,未敢擅自处置,正想请大圣发落。”行者道:“任凭你们如何处置吧。现在且先助我一臂之力。那道士四声令牌已打完,接下来该轮到我下去行事了。但我不会发符、烧檄、打令牌之类的,还望各位能帮我一把。”

邓天君恭敬地说道:“大圣有何吩咐,我等岂敢不从!只是还需大圣给一个明确的号令,我等方敢依令而行;否则,雷雨乱作,恐怕会显得大圣您没有威严。”行者笑着说:“那我就以这根棍子为号吧。”那雷公听了,大惊失色道:“爷爷呀!我们可怎么受得了这棍子呀!”行者说道:“我并不是要用棍子打你们,只是看我这棍子往上一指,你们就要刮风。”那风婆婆和巽二郎连忙应道:“好的,我们就放风!”行者接着说:“棍子第二指,你们就要布云。”

那推云童子和布雾郎君也赶忙说道:“遵命,我们就布云!”行者又道:“棍子第三指,你们就要雷电皆鸣。”那雷公和电母齐声说道:“一定照办!一定照办!”行者再道:“棍子第四指,你们就要下雨。”那龙王也说道:“谨遵大圣之命,我们一定下雨!”最后,行者说道:“棍子第五指,就要大日晴天,你们可千万不要违背我的命令。”

吩咐完毕后,孙悟空便按下云头,将身上的毫毛一抖,收回到身上。那些凡人百姓们肉眼凡胎,哪里能知道这些?孙悟空随即在一旁高声喊道:“先生请了。四声令牌已经全部响起,但并没有出现风云雷雨,现在应该轮到我了吧。”

那道士无可奈何,不敢长时间占据舞台,只好下台让给孙悟空。他努着嘴,径直上楼去面见国王。孙悟空说道:“等我跟他去看看,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只听到国王问道:“寡人在这里洗耳恭听,你那里四声令响,为何不见风雨呢?”道士回答道:“今日龙神都不在家。”孙悟空严厉地说道:“陛下,龙神都在家里;只是这国师法术不灵验,请他们不来。等和尚请来了您就知道了。”国王说道:“那就快去登坛,寡人还在这里等候下雨。”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