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冤魂叩头拜别,然后迈步相送,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脚下一滑,摔了一个跟头,把三藏惊醒了过来,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南柯一梦。他惊慌失措地对着那盏昏暗的油灯,急忙喊道:“徒弟,徒弟!”
八戒醒来后揉着眼睛说道:“什么‘土地土地’?想当年我老猪还是天蓬元帅的时候,那日子过得叫一个潇洒快活,每天都能吃到美味的食物,享受生活的乐趣。可自从跟了你这个出家人之后,就变成了你的保镖,整天跟着你到处跑。原本说好只是当和尚,现在却成了你的奴才,白天要挑担子、牵马,晚上还要给你倒夜壶、洗脚。这么晚了还不让人睡觉,到底有什么事情啊?”
唐僧解释道:“徒弟们,我刚刚趴在桌子上打盹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孙悟空立刻跳了起来,笑着说:“师父,梦都是由人的思想产生的。你还没开始爬山呢,就已经开始害怕遇到妖怪;又担心去西天取经路途遥远,无法到达目的地;心里总是想着长安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所以你才会做那么多梦。而我老孙一心一意只想去西天拜见佛祖,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关于家乡的梦。”唐僧摇了摇头,认真地说:“徒弟,我这次做梦可不是因为想家。就在我刚闭上眼睛的时候,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然后我看到禅房门外出现了一位皇帝,他自称是乌鸡国的国王。他全身湿透,泪流满面。”
这等这等,如此如此,国王将那梦中的话语一字不差地说给了行者听。行者笑着说道:“不必再说了,他来托梦给你,显然是给老孙一个发财的机会。想必是有个妖怪在那里篡夺王位、图谋国家。待我去和他分辨真假。只要我的金箍棒一挥,就能让他无处可逃。”唐僧担忧地说:“徒弟,他说那个妖怪神通广大呢。”行者自信满满地回答:“怕他什么广大!如果他知道老孙来了,肯定会吓得立刻逃走!”唐僧突然想起了什么,说:“我还记得他留下了一件宝贝作为标记。”八戒不耐烦地答道:“师父不要胡思乱想了,做个梦而已,何必当真呢?”沙僧则谨慎地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还是点燃火把,打开门,看看情况再说吧。”
行者依言打开了门。众人一同看去,只见在星月交辉之下,台阶上竟然真的放着一柄金厢白玉珪。八戒好奇地上前拿起问道:“哥哥,这是什么东西啊?”
行者道:“这是国王手中执的宝贝,名唤玉珪。师父啊,既有此物,想此事是真。明日拿妖,全都在老孙身上。只是要你三桩儿造化低哩。”八戒道:“好,好,好!做个梦罢了,又告诵他。他那些儿不会作弄人哩?就教你三桩儿造化低。”
三藏回入里面,问道:“是哪三桩?”行者道:“明日要你顶缸、受气、遭瘟。”八戒听了,笑嘻嘻地说:“一桩儿也是难的,三桩儿却怎么耽得?”
唐僧是个聪明的长老,便问:“徒弟啊,此三事如何讲?”行者道:“也不消讲,等我先与你二件物。”
好大圣,只见他迅速地从身上拔出一根毫毛,然后对着它轻轻吹了一口仙气,并口中念念有词,叫声“变”!眨眼之间,这根毫毛竟然变成了一个红金漆匣儿。大圣小心翼翼地将白玉珪放入匣内,紧接着对唐僧说道:“师父啊,请您务必将这个匣子捧在手上。等到天亮时分,您再换上那件锦襕袈裟,前往正殿端坐并开始诵经。而我呢,则会前去查看一下这座城池是否真的被妖怪所占。如果确定是妖怪,我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打杀,这样一来,我们在此也能立下一番功绩;但倘若并非妖怪,那我们还是不要轻易招惹麻烦。”
唐僧连连点头称是,表示赞同。接着,孙悟空又补充说:“若是那太子没有出城也就罢了,但要是他真的如梦中所示出城而来,我一定会想办法引导他前来拜见你。”唐僧不禁好奇地问道:“见到他之后,我应该如何迎接和回答呢?”孙悟空胸有成竹地说:“等他到来的时候,我会提前通知你。那时,你只需将匣子的盖子稍稍掀开一些,待我变化成一个二寸长的小和尚,藏于匣子之中。你将匣子捧在手上即可。当那太子进入寺庙后,必定会拜佛。无论他怎样下跪行礼,你都保持沉默,不予理睬。他见你不为所动,肯定会下令捉拿你。此时,你就任他摆布,无论是挨打、捆绑还是杀害,都随他去吧。”
小主,
三藏听闻行者所言,面露惊色,道:“哎呀!那妖魔军令森严,若真将我杀了,可如何是好?”行者宽慰道:“师父莫怕,有俺老孙在,定会护你周全。待至那紧要关头,俺自会出手相护。若他询问,你只需说是东土大唐钦差,前往西天拜佛取经进宝的和尚。他若问起有何宝贝,你便将锦襕袈裟之事说与他听,告知他此乃三等宝贝,尚有头一等、第二等的好物。若他继续追问,你就说这匣内有一件稀世珍宝,能知晓过去未来一千五百年之事。然后,你就将俺老孙放出来。俺会将那梦中之事告知太子,他若相信,自会去捉拿那妖魔,一来可为他父王报仇,二来我们也能立下威名;他若不信,你再将白玉珪拿给他看。只是恐怕他年幼,未必认得此宝。”
三藏听后,大喜过望,道:“徒弟啊,此计甚妙!只是这宝贝,一个叫作锦襕袈裟,一个叫作白玉珪;你所变的宝贝又叫作什么名字呢?”行者笑道:“就叫作‘立帝货’吧。”三藏依言,将此名牢记于心。师徒们一夜未眠,盼望着天明,恨不能立刻唤出扶桑之日,吹散满天星辰。
没过多久,东方渐渐露出鱼肚白。行者又再次叮嘱八戒和沙僧,告诉他们两个:“你们不要去打扰那些僧人,也不要到处乱跑。等我成功后,再一起前行。”说完,行者向唐僧告别,打了个唿哨,一个筋斗翻到空中。他睁开火眼金睛往西看去,果然看到一座城池。你知道为什么能看见吗?因为之前说过这座城池距离寺庙只有四十里远,所以站得高就能望见。
行者靠近城池仔细观察,只见那城池被怪异的雾气笼罩着,愁云弥漫,妖气和怨气四处飘荡。行者在空中赞叹道:
如果真正的国王登上王位,自然会有祥瑞的五色云彩出现;只可惜现在妖怪占据了王位,滚滚黑烟锁住了城门。
行者正自感叹,忽闻炮声轰鸣,震耳欲聋。紧接着,东门缓缓开启,一队人马如潮水般涌出。他们身着猎装,手持各种武器,英姿飒爽,气势非凡,显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采猎之军。
但见旌旗飘扬,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白马奔腾,迎风嘶鸣,蹄声如雷。鼍鼓咚咚,仿佛能震撼天地;标枪对对,闪烁着寒芒。架鹰的士兵目光锐利,手中的猎鹰展翅欲飞;牵犬的将领勇猛无畏,身旁的猎犬跃跃欲试。
火炮连天,硝烟弥漫,声如霹雳。粘竿映日,红通通的一片,令人胆寒。士兵们个个手持弩箭,腰挎雕弓,严阵以待。他们在山坡下张网设伏,在小径中铺设绳索,准备将猎物一网打尽。
一时间,喊杀声四起,整个山林都沉浸在紧张的气氛中。狡兔东奔西窜,却难逃罗网;乖獐左冲右突,最终还是被擒获。狐狸狡猾多端,也在劫难逃;麋鹿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山雉奋力挣扎,却无法挣脱束缚;野鸡惊恐万分,拼命躲避着追捕。
这支采猎之军果然勇猛无比,他们要将这片山场占为己有,擒获所有的猛兽,摧毁一切敢于反抗的生灵。
那些人缓缓出城,踱步东郊。不多时,便来到了二十里外的向高田地。只见中军营里,有一位小小的将军,他头戴盔甲,身着铠甲,腰间束着裹肚花,身上穿着十八札的战袍。他手中紧握着青锋宝剑,胯下骑着一匹黄骠马,腰带上还挂着满弦的弓箭。
真个是:隐隐透出君王之相,昂昂展露帝主之容。其规模绝非一般小辈,一举一动皆显真龙之姿。
行者在天空中暗自欣喜道:“不必多说,那定然就是皇帝的太子了。待我去戏弄他一番。”
好个大圣啊,轻轻按下云头,悄然撞入军队之中,直逼太子马前。突然,他摇身一变,变成一只洁白如雪的兔子,在太子的马前欢快地奔跑着。太子见状,满心欢喜,迅速拈起弓箭,拉满弓弦,一箭射中了那只兔子。原来这一切都是大圣故意设计的,让太子射中自己,而他则眼明手快,一把接住那支箭矢,把箭羽花落在前方,然后放开脚步跑开了。太子看到箭射中了玉兔,兴奋地兜转马头,独自一人奋勇向前追赶。然而,马跑得快时,行者就如同疾风一般快速;马跑得慢时,行者也放慢速度。始终保持着与太子不远不近的距离。看着太子一程程地被引到宝林寺山门前,行者忽然变回原形,不见了兔子的踪影,只有一支箭深深地插在门槛之上。接着,行者径直闯入寺庙内,见到唐僧便高兴地说:“师父,我回来了!我回来了!”话刚说完,他又再次变化,变成了一个身高仅二寸的小和尚,悄悄地钻进了红色的匣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