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衣至少是要两身的。
苏青玉道:“那还要再比划比划才知道。”
宫姝蘅道:“我记得兴州一带原先很多人种桑养蚕?”
说起这个苏青玉就能说上几句了。
她没养过没种过,但是兴州这边好多养的。
“没受灾之前乡下路边地头到处都是桑,就蚕茧生丝都不知道富贵了多少人。
可惜一场大水冲的什么都没了,我也许久没下过山,不知道山下还有没有桑树活下来。”
大概是有的。
宫姝蘅下山几回了,之前路边上重新顽强的抬头见绿的大概就是桑了。
“瑜姐姐和她夫郎对这个知道的更多,他们两家都是当地的富户,少不了会做这些买卖的。”
宫姝蘅只是那么一问,她不会养蚕也不会煮丝,更不可能建议家里哥哥姐姐去弄。
只是随口一问。
家里多了这么多活物,最开心的大概就是苏青鸢。
要不是知道宫姝蘅要用活物祭祀,她恨不得全部都养下来。
能不能养活另说,总要先试上一试。
又是猱,又是巽羽,还挖了那些冬笋回来。
苏青良感受到了宫姝蘅对春祀的重视。
因此问了一声:“还需要再准备别的吗?”
宫姝蘅想了一下:“家里似乎也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准备了。到时候把家里的粮用碗盛上一点,当个添头吧!”
反正祭祀完了之后还能吃。
“祭祀是什么章程呢?”苏青良觉得应该先问一问,准备起来。
毕竟以前只是听说过,从不曾亲眼见过,更不曾自己去做过。
天阙有春秋二祭,以及三年一次的祫祭和五年一次的大谛祭。
先朝时期,但凡大祭,都会以活人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