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后,重新完善了作战计划的王承柱离开师部,带领士兵开始构建炮兵阵地。
就在17师开始行动的一个小时后,噩耗传来。
东郊的战壕防线崩溃了。
两条战壕防线内驻守的4个步兵师被敌军重炮持续轰击,死伤超过30%,大量士兵士气崩溃,不顾阵型的散乱慌忙溃逃。
导致鬼子仅仅使用简单的步炮协同战术,就轻松拿下两条战壕防线,进而掌控了整个东郊。
此时鬼子的部队距离城区已经不足10公里,眼看就能对城区发动总攻了。
而且天空中盘旋的鬼子飞机也渐渐多了起来,数量达到了十几架,每架飞机腹部都挂载着航空炸弹。
不过这些飞机保持在5千米以上的高度飞行,行动非常谨慎,只是远远的侦察,好像在观察城区内的防空火炮布置情况。
可惜陈峰手中的防空炮大部分都盖着伪装布,除非等到真正使用的时候,否则鬼子绝对不可能搞清楚夷陵市部署了多少门防空炮。
陈峰通过高空视野观察东城区的防守情况,发现这里的士兵在见到大量从前线逃跑回来的溃兵之后,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下滑。
他不用仔细了解也清楚,肯定是这些溃兵带来了“鬼子炮火极其凶残”的消息。
恐惧的情绪是会传染的,面对阵地屡次被鬼子攻陷的现实情况,几乎所有国军将士都不敢说自己能守住阵地。
甚至胆子小的军官们已经开始琢磨撤退路线了。
不论是天空中的飞机,长江上的战舰,还是鬼子师团级配备的150毫米重炮,都不是他们能够应对的。
在敌军水陆空三方面的联合打击之下,这些普通的国军部队能够坚守几个小时已经是奇迹,根本不敢奢求最终胜利。
作为战争总指挥的陆辞修很清楚这点,所以他的策略是将主力部队部署在城外,昼伏夜行,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对鬼子部队实施迂回包抄。
只要能将敌军主力部队包在长江北岸这片区域,他们就有机会在切断敌军补给的情况下依靠兵力优势围歼鬼子第八军。
不过即便战场情况按照陆辞修的推算来发展,最终也不可能全歼鬼子,因为长江上还有对方的战舰可以提供炮火和物资支援,甚至能够在关键时刻掩护陆军部队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