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无所谓,但年轻人呢?
老田的一番话说服了她,“小沈这是咱们机关小学第一人,评副高虽然有些破格,但也不是不行,到时候武装部这边再帮忙造造势,没人敢说什么。我家燕子也能跟着沾沾光。”
的确,这事有点问题但不大。
对沈穗也好处多多,还能结下老田这个善缘。
赵常娥觉得没必要拒绝。
沈穗也反应快,看出她的意思,顺势就应了下来。
彼此都好。
沈穗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怕这事再有变数。”
“放心,老田会使劲的,你等好消息就成。”
好消息是四月份来到的,四月初单林染带了两个人来找沈穗。
上海出版社行动迅速,基本定稿。
就是还有一些细枝末节处要修改。
出版社特意安排人来到晏城,一番商讨后就把这书稿给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再审和校对,这就是走个流程。
“书号已经申报下来,印数和定价也都定了下来。”
赖常清还是很看好这本书的,印数定为十万册,定价1.5元每册。
如果后续还加印的话,那还要支付给沈穗印数稿酬。
十万册的首印数量不算少。
单林染原本想着,首印也就五万册。
但一想上海这边出版社行动这般迅速,甚至亲自来晏城敲定一部分细节。
那这十万册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当然,赖常清这次专门过来,还有另一个目的。
想着跟沈穗再约一本书。
电话里说不清,所以亲自过来。
但这事又不是百分百确定。
再约的第二本书,就又不一样了。
“我想你多弄些不同款式、配色的毛衣,另外你做的那些钩针编织的小狗小猫小挂件也不错,可以多弄一些。”
如果说眼下这本初稿定下的针法书,还是以服务生活为主,讲究实用性。
那么赖常清约稿的这一本,主打一个点缀生活。
但这本还有些不确定性。
因为得看第一本书卖的如何。
卖得好,出第二本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