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赐绢十匹,无暇琉璃杯一对,抽纸两提!

“要直到他们熟练后,蒸汽机的制作时间才会缩短,不过想要达到陛下口中的十日,恐怕需要一两年以后去了。”

别说是不熟悉的人,就拿他们四个来说。

他们四人都不敢保证,在二十日之内再搓出一台能正常使用的蒸汽机来。

老朱听完,沉默不语。

一月一台,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实现一万台的目标?

前两日标儿才得到大明详细的矿产分布图,应天府的那处煤矿才刚刚挖掘。

如果有蒸汽机抽取矿道里面的积水,那么挖坑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对了!

那黄小子提过后世作坊都是流水线工作。

老朱记得有一次跟黄小子聊天,他说如果小饰品店铺倒闭了,他就跑去流水线上打螺丝。

而流水线是什么,他也给自己解释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老朱笑着松了口气:“蒯爱卿,咱们不一定四人一起来完成蒸汽机的制造,可以变通一下嘛!”

“变通?”

蒯祥不知老朱是何意,疑惑的看着他。

老朱指着旁边的蒸汽机,道:“比如两侧的铜管,咱们给图纸,定大小长短规格,让李四打造。”

“而李四只负责铜管的制作,对于蒸汽机的制造,他参与。”

“同样的,蒸汽机上面所有的零件,咱们都可以拆分下来,让一些人专门负责各个零件的制作。”

“最后你们四个,或者其他人负责组装好蒸汽机。”

“这样,不仅能提高蒸汽机制造的速度,并且难度也降低了许多。”

“要知道,熟悉一种东西,可比熟悉几十上百种东西要简单多了。”

蒯祥听闻恍然大悟:“陛下,这不是先秦时期采用的分工协作吗?”

先秦时期,分工协作运用在军备制作上,负责生产箭杆的,只负责箭杆,负责生产箭头的只负责箭头,负责组装的成完整的箭羽。

这种方式不仅让制作军备的速度得到大大提升,而且还能保证军备的质量。

这也是秦朝强大,灭掉其余六国的一个因素所在。

老朱脸上一正,道:“蒯爱卿,咱正式任命你为蒸汽局的主事,全力制造蒸汽机,咱要在年底大朝会时,看到一百辆蒸汽车停放在奉天殿外的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