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眼下的困境又该如何解决?
从六月底咱把应天府设为经济特区后,京城的百姓日日增长。
听应天府的府尹昨日回报,京城的人口已经突破了两百万!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增加了六十万的人口。
除了京城,下辖的八个县城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而那蜂窝煤作坊一天才能做两万个蜂窝煤,哪里够百姓分的?
今年的天气又比去年冷,最近几日要么下冻雨,要么飘雪花。
眼看就要下大雪了。
若是处理不好,这个冬天又要冻死不少人。
“爹,你叹气干什么?”
朱标见老朱沉默不语,又是看天又是叹气的。
朱元璋把自己忧虑说给朱标听。
朱标听完又从怀里掏出一份地图,平铺在老朱面前:“这事好解决啊。”
“爹,你看,这就是咱们大明所有的矿产资源。包括金矿、银矿、铜矿、铁矿,还有咱们听都没听过的矿产。”
“至于煤矿,爹你看,咱们应天府附近就有一座!不光应天府有,周边还有几处,铁矿也有!”
老朱闻声急忙望去,果然在地图上看到几个矿产的标注,而且有一个煤矿就在应天府内!!
“哈哈,标儿,这地图真是及时雨啊,有了这地图,今年冬天能活不少人。”
老朱一拍桌子,道:“明日……,不,一会儿我叫工部的人过来,明日之内必须把煤矿勘探出来。”
……
“黄兄,快进来!”
城中一酒楼二楼走廊尽头的包间,门只打开了一半。
门口蓄着长须的中年男子就被拉了进去。
“张兄,周兄,谭兄!”
来人跟屋里早已坐着的三人行了一礼,三人还礼后,连忙让他坐下。
“这天气说冷就冷,前几日还不用穿袄子,现在不穿袄子扛不住!”男子双手捧起茶杯,尽量往屋中的煤炉子靠了靠。
还别说,屋中烧制煤炉子,的确比外面暖和多了。
唯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被炉子上的铁皮烟囱给烫着了。
一个看上去约为五旬左右的老者附和道:“是啊,现在还不到十二月就飘雪花,我看今年这雪小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今年弄出来的蜂窝煤是个好东西,晚上不把它放在内屋,根本就冷得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