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鉴画的技巧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

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明之后国内画坛,无论是清朝的扬州八怪,还是近现代的张大千、齐白石等,无不受其影响。

因此,八大山人的画在古董市场上极其抢手。

价值颇高!

也所以,赝品极多。

而且,因为八大的影响大,学习他的绘画风格的人也多。

所以市场上的赝品有不少水平是极高。

对于古画的鉴定,绝大部分鉴定师都是从画家的艺术风格,绘画技巧,以及画家的习惯等方面去鉴定。

这当然是个很重要的方面。

但是,如果仿品本身出自临摹水平很高的画家之手时。

单从绘画本身来看,几乎是很难鉴别出真伪的。

而眼前顾西北看到这幅八大山人的《瓶菊图》便是如此。

卷轴展开,两头用镇纸压住。

这幅画尺幅并不大。

立轴!

高约九十公分,宽约四十五六。

八大山人的典型风格,画面简洁。

一只破瓶,上面插着几支错落有致的菊花。

这是八大山人晚年最爱画的案头清供画。

画面顾西北只看了两眼就去看其他地方了。

坦白讲,顾西北并没有看出绘画本身的问题。

其实他本身也没有想着要从画面上看出啥问题来。

因为道理很简单,绘画是艺术作品,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随机性。

哪怕是同一个画家同一个时期画的同一个题材的画。

那也是每一幅都是孤立的,都是与众不同的。

所以,鉴定绘画不能用鉴定瓷器、佛造像的方法。

因为一个是艺术家的产品,一个是匠人的产品。

还有,如果刘志谦都没看出问题,以他的眼力看,这幅画在绘画本身上绝对是看不出问题的。

因为,如果绘画本身都能看出问题,比如风格不符或者印章有问题。

这些,刘志谦那是一定能看出破绽来的。

所以,顾西北并没有太多关注画面本身。

而是去看其他地方了。

鉴别一幅画,如果是低仿甚至高仿,那从画面本身就能去鉴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