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卖家一边收拾佛像一边骂骂咧咧。
不过,你说他要收起东西要走吧,他又不干脆。
佛像是拿在手上就是不放进锦盒。
始终在那里嘀嘀咕咕骂老板眼睛有问题。
而老板孙集正呢,也不气,也不恼。
只是喝他的茶,看见顾西北走了进来不禁笑呵呵的看着他。
“这位老板,你这是”
孙集正瞄了一眼顾西北手上拎着的一个袋子。
“有宝要出?”
顾西北点点头,从袋子里拿出了笔筒,轻轻放在茶桌上。
顾西北没说话,只是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孙集正放下茶杯,拿起旁边的毛巾随意的擦了一下手。
然后直接上手看起了笔筒。
这笔筒,基本能算上开门的东西了。
孙集正看了两三分钟,嘀咕起来。
“五彩人物笔筒!”
“清康熙!”
“算到代!”
“就是,太残了!怎么这么大一口子呢?”
顾西北没有回话。
其实这是古董商的话术套路。
卖家东西再好,买家都能找各种理由说你东西有瑕疵。
尤其古董商更是喜欢这一套。
是这里不好,那里不好。
所以顾西北不说话是最好的回应。
看你表演。
不过呢,他不说话旁边卖佛像的家伙开口了。
“你这人,再好的东西拿过来你都能找到贬损的理由。人家就是来卖残品的,你非拿残来说事。”
这孙集正那是眉头一皱,心中不禁骂娘。
但是表面却没有说话,只是放下了笔筒不去理会多嘴的家伙。
他看着顾西北,微微笑道,“老板想什么价?”
“三万。”顾西北伸出了三根手指。
顾西北出的价,基本算实价,没有狮子大开口。
他这是习惯,上一世马东升在古董行里就是以定价精准而闻名。
基本上他出手的土货,绝大多数都是一口价。
所以,现在不是卖土货了也还是改不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