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张角登坛拜将

陈誉在苑心的搀扶下,缓缓走进了议事大厅。此时,大厅内人头攒动,义汉军的诸位将领们齐聚一堂,气氛热烈而又带着一丝紧张。

张角端坐在首位,身着道袍,神情庄重。他先打了一个道家稽首,手捏法诀,刹那间,张角的道袍无风自动,掌心雷光如游龙盘桓。一道雷霆在大厅外轰然炸响。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瞬间让大厅内的嘈杂之声戛然而止,气氛也随之变得严肃起来。

张角作为这个衍生世界的世界之子,又肩负着世界升维的重任,浑身散发着强大的气场,仅仅一个举动,就轻松地掌控了全场的局面。

他目光扫过众人,落在陈誉身上时,微微颔首示意,随后再次手捏法诀,整座议事厅的青砖竟泛起粼粼波光——这是太平道最高阶的"地涌金莲"之术,三十六个方位同时亮起北斗阵纹。在道法的神奇加持下,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整个襄阳城,每一个义汉军军士都能清楚地听到他的话语。

"诸君且看!"张角突然挥袖击碎身前的青铜灯盏,飞溅的星火在空中凝成血色篆文:苍天泣血,汉祚将倾。燃烧的文字倒映在每位将领瞳孔里!

"三日前,我以十年阳寿问卦洛书。"张角的嗓音裹挟着九霄雷音,每个字都震得梁柱簌簌落尘,"若继续各自为战,三月后江陵城头将飘满尔等首级!"他猛然指向西南坤位,虚空浮现出尸山血海的幻象:荆州水师在火海中沉没,黄忠的白羽箭折断在曹字大旗下,连赵云的亮银枪都被黑甲骑兵踩成废铁。

诸葛亮突然起身,羽扇划过幻象中的赤壁:"北斗主死,南斗主生。要破此死局..."他指尖点在长江某处,滔天巨浪瞬间化作三万艘蒙冲战船。张角大笑着一掌拍碎幻境,飞散的星光重新聚成"义汉"二字悬于中堂。

张角接着开口说道:“为此,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为了共同商议义汉军的发展大计。在这之前,我们面临着一个极为关键的矛盾和问题,那就是思想的统一。”

“诸位将领,以及义汉军的兄弟姐妹们,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过往,之前的立场和身份也各不相同。比如,马元义、波才、管亥曾是原黄巾军的将领;关羽、张飞是刘皇叔的结义兄弟;魏延、甘宁、黄忠等人原本在荆州太守刘表手下任职,却未得到重用;赵云将军则是半路主动投奔。我们义汉军的军士们,有的是黄巾军的精锐力量,有的是原荆州起义的士兵,还有的是听闻我们的义举后主动来投。但自从我们占领了荆州郡后,大家必须统一思想。从现在起,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义汉军!”

“我张角,本是巨鹿的一介平民。生在这乱世之中,亲眼目睹了苛政猛如虎,税赋多如蝗。乡里之间,饿死的人横七竖八地躺在一起,白骨遍野,一片凄惨景象。我悲痛万分,一心想要打破这黑暗的世道,迎来黎明的曙光。”

“那么,究竟什么是义汉军呢?在我看来,义汉军只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反抗暴政,让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以及后世之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底层民众所蕴含的强大力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曾是黄巾军的响亮口号。如今,我们借助了刘皇叔的旗号,这个口号自然不能再公开喊出。但大家要铭记,我们的目标从始至终都未曾改变,那就是要让那些在压迫下弯腰屈膝的人挺直腰杆站起来,让那些一直沉默不语的人发出愤怒的怒吼!我们曾经是黄巾军,现在是义汉军,我们绝不是一群毫无组织的乌合之众,而是一群已经觉醒的灵魂。我们最初只能用竹矛和草鞋作为武器,而现在,我们拿起了刀枪剑戟,将向着那腐朽不堪的王朝发起猛烈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