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六月二十二,亥时
待众人相继离开,茶室内顿时安静了许多。只剩嬴无尘、司马徽、白昱三人,气氛随之舒缓下来。
司马徽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透过袅袅茶雾,看向嬴无尘,带了几分轻松:“这群年轻人性子都不坏,闹归闹,心气却是对的。”
“人心齐,自能成事。”白昱淡声道。
“说起年轻人,”司马徽忽然笑了笑,目光微转,“那庞士元倒是让老夫眼前一亮。年纪轻轻,倒是有几分不让须眉之气。”
“性子是跳脱了些,心思却极活。”白昱点头附和。
嬴无尘抿茶不语,似是回忆起什么,片刻后才缓缓开口:“庞统是聪慧,不过若论少年才俊,我倒是想起一人。”
“哦?”司马徽露出兴趣,“何人?”
“嬴无尘放下茶盏,唇角带着几分回忆的笑意:“年初时,洛阳客栈中偶遇一少年,当时不过八九岁的年纪,言谈间不显张扬,却自有分寸。彼时我陷入一桩不大不小的麻烦,是那少年看出端倪,三言两语间便点破关键,帮我解了围。”
白昱微讶:“八九岁?这般年纪,便让你记住了?”
“不是年纪的问题。”嬴无尘轻轻摇头,唇角微扬,“那时正逢洛阳城都卫府搜查客栈,风声极紧,我本无意卷入,是他看出局势不对,主动开口引开搜兵,误导都卫府的判断,才让我得以脱身。”
司马徽凝神:“八九岁便有此胆识与心机,倒真是少见。”
“且并非逞能之举。”嬴无尘续道,“这孩子出言为的是护客栈中其他无辜客人,行事虽机巧,实则存仁心。那时他眼神沉静,与寻常孩童大不相同。”
白昱叹道:“有胆有识又不失仁义,确实难得。”
司马徽略讶:“此人何名?”
“姓诸葛,名亮。”嬴无尘回忆道,“随其叔父诸葛玄游历至洛阳,遇之纯属偶然。”
“诸葛……”司马徽低声自语,似在心中细细琢磨。
“当时也只当是个有趣的少年。”嬴无尘摇头轻笑,“未曾多想。”
白昱叹道:“有胆有识又不失仁义,确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