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叔,听闻靖远侯正驱兵北上,这靖远侯的名声可不好,据说对治下百姓极为苛刻,动辄便出兵镇压不听话的百姓,可谓是杀人如麻。若他真打到咱们这里,到时候若没有坚固城防,咱们村可能就保不住了……”
陆辰给陆大志大讲道理,避开了他养流民粮食来源的问题。
“眼下当务之急,便是尽快把城墙修建起来,早作防备。有了这两千多流民,城墙的进度会快上很多,早一日将城墙建成,咱们也少一分危险,十三叔认为如何?”
陆大志一听颇有道理。
“那……成!就按你说的办!”
他接着道:“孙里正已经同意让他们村的人来帮忙修建城墙,不过,他还提了一个要求。”
陆大志面露难色。
“什么要求?”
“孙里正说,若是城墙建好,他希望叛军打过来时,能让他们村的人,到咱们这里避难。”
说到这里,陆大志很是愤慨。
“让他们村的人来帮忙,这是咱们在给他们活路,这孙里正居然还敢提条件,可真是稀奇!就算他们村的人不来,咱们这么多流民,还差了他们那几百口人?”
陆辰也觉得这个孙里正的脑子有点缺根弦。
不过仔细想想,孙里正也是为了给他们村的村民争取利益,寻条活路,倒也无可厚非。
陆辰对此并不在意。
孙家庄近千口人,到时若真到陆家寨来避祸,来了他们可能就再也走不掉了。
“答应他的条件。”陆辰淡淡地道。
“这你都能答应?”陆大志不解。
陆辰道:“乡里乡亲的,能帮一下就帮一下吧,总不能看着他们全村人去死吧。”
陆大志无奈道:“既然大侄子你这样说,那我这就去给他回话。”
两人边吃边聊,陆大志吃饱喝足后,便立刻启程赶往孙家庄。
第二天,孙家庄的村民便来到了陆家寨。
足足有五百多口人。
除了青壮男丁外,还有一部分年轻妇人,和一些十二岁以上的半大孩童。
这些新加入的村民先在村口外喝了一顿大米粥后,便马上加入了干活的人群之中。
接下来的几天里,陆家寨的村民,孙家庄的村民,以及各地的流民,几方势力进入了磨合期。
他们几方势力免不了有些小摩擦,不过都无伤大雅。
待这些流民逐渐稳定下来后,陆辰便让田六柱从流民中挑选些熟练的泥水匠,让这些比较专业的泥水匠,以老带新,培养更多的建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