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让王世充有了如此想法,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利用高句丽王的旨意,为渊盖苏文和高奇扣上一个叛匪罪名了。
即便他们也不认为,那俩人会因为这么一道旨意而束手就擒。
可在这讲究名分大义的时代,君王都下旨投降了,你们若还在拼死抵抗,那与叛匪何异?
故此这会,王世充还真有了这样的想法。
甚至就连渊太祚,一听王世充如此说,也顿时眼前一亮,对着高句丽王建议:“对啊王上,要不您就下道旨意投降吧?”
“只要您肯下道旨意投降,臣收回方才所言,可以让王上活到隋军到来。”
“不知王上以为如何?”
渊太祚方才都没想到这茬事,可王世充这么一提醒,却让他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甚至他比王世充,还想促成此事。
因为他儿子渊盖苏文,正是意图抵抗隋军的主要人物之一。
既然如此,渊太祚肯定希望能为隋军减少一些麻烦,也好将功补过。
“哈哈哈,投降?”
“渊太祚啊,丞相不了解本王,本王不怪他。”
“毕竟他和本王,也才相识了一年而已。”
“可你与本王相交数十年,本王会不会投降,难道你心里没数吗?”
“莫说你们让本王活到隋军赶来之时,为本王举行国葬了。”
“你们纵然是将本王千刀万剐,本王也绝不会下旨投降。”
“我扶余人,可不是孬种。”
但高句丽王却大笑一声,很显然,他压根就不在意死了会如何?
都他娘的死了,哪还用的着管那么多?
你们是喂狗也好,分尸也罢,总归本王也看不见了。
“哎,王上您这又是何必呢?”
“您纵然不为自己想,也总该为高句丽王室想,为百姓想吧?”
“一场明摆着打不过的战争,您何必为了您一人的气节,平白葬送高句丽百姓之性命呢?”
“早早结束战争,百姓也可早早休养生息,这不正好吗?”
“再者说了,即便您不答应,难道我们还伪造不出一份旨意了吗?”
“王上还是听臣一句劝吧,如此,百姓可存,血脉可存,王上也算对得起高句丽百姓了。”
但王世充却叹息说道。
“百姓,血脉?”
高句丽王怔了怔,随后才对着王世充问:“你当真能说服杨广那小子,让他为我高句丽王室留下血脉?”
“据本王所知,杨广那小子,可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