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廷议上来讲的就没有小事,可凡事都有个先后。
在辽东动兵自然是不如治黄要紧。
辽东本就汉民稀少,延缓个几年自是无碍,但黄河却是等不得,一旦决口,数以百万的百姓都得遭殃。
陆阶见李承平反应过来,语气沉重地说道:“吏部是个香饽饽,历来都是在首辅手中握着。”
“我能担任吏部尚书除了汪阁老的支持,陛下的点头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今日廷议汪阁老被严阁老他们怼的明显已经招架不住,从陛下不动声色的态度上,就已经可以预见陛下在两个问题上的态度。”
李承平心中苦笑,那个皇帝没有雄心壮志,临了临了永兴帝都已经土埋半截的年纪,没成想他竟还想雄起一把。
参透了永兴帝的心思,严思勉这是想把吏部给收回去。
不得不说,这些大臣之间的争斗赌气是真的能开玩笑,耽搁不得的治黄问题被压后,这是以无数百姓的性命在赌啊!
汪阁老推程师兄当巡抚,就是为了迟滞辽东用兵,好调拨钱粮来治水。
要说汪阁老与李承平牵扯不多,但程冬却与他是实打实的师兄弟。
陆阶的告诫之言就是让他安分些,不要出事,因为汪阁老在被针对,他举荐的程冬也是跑不了。
李承平躬身深施一礼,真诚致谢道:“多谢大人点拨,学生铭记于心。”
陆阶端起茶盏,言辞恳切:“我在京的功夫不会太久,若有不懂的地方可到府上问问。”
“一定要记住,不可与汪阁老牵扯过深,内阁的争斗已经有些让人看不懂,安心在翰林院读书,睁大眼睛观察才是你现下该做的。”
随即陆阶举杯送客,李承平知趣的退下。
陆阶今日所言可见是真的看重李承平,不然他不会说那么多。
只是吏部尚书距离入阁就差一步,要说陆阶甘心怕是没人信。
但被两位阁老盯着,他不退怕是不行喽。
没想到啊!殿试才过去多久,朝堂之上就这般热闹。
只是李承平没有上桌博弈当棋手的资格,不仅执不了棋,还有被波及倾覆的风险,当官是真的难。
正是因为李承平与他儿子有关联,陆阶才会在临走前好心叮嘱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