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不得不给袁耀找补,表示这只是天子暂时的居所,不是大汉首都从此固定,到时候肯定还要还于旧都的。
众人这才连忙借坡下驴,表示认同,然后轻轻推开了架在脖子上刀片。
从这一刻起,百官意识到,这袁家人似乎和董卓之流并无不同……
倒是杨彪,因为帮忙说话,在重新规划三公职位的时候,仍旧由杨彪来担任太尉。
但剩余的司徒、司空职位,就不能由原本的人继续担任了。
反正到时候皇帝不在寿春,而在金陵,所以袁耀直接把司徒司空全都换成了他的人。
在袁耀操作下,职掌籍田,户口册籍的司徒由阎象来担任。
掌管土木工程的司空,由张纮来担任。
这两个人的安排,袁耀是有深意的,籍田和户口册籍,说白了就是田地和人口,也是袁耀的红线,谁碰谁死,所以必须让自己人掌握。
之后进行一步步的改革,也能更方便。
再就是司空掌管着土木工程,袁耀早就想着要修路、开矿、兴建新的防御工事等土木工程了。
因此这种事也必须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
随后大司农由袁耀这个骠骑将军·金陵候·徐州牧,亲自担任。
现在他的名号已经长的要命了。
至于说袁术手下的文臣武将,则全都穿插在了空缺的官职上,只是也没啥用,他们仍旧只能继续管袁术的那一亩三分地,管不到袁耀这边来。
最后是刘协请求封赏一些带他跑路出来的有功之臣,原本应该是十三个人封列侯,但董承和伏完两人都没了,所以封赏名单就变成了十一人。
分别是:丁冲、种辑、锺繇、郭溥、董芬、刘艾、韩斌、杨众、罗邵、伏德、赵蕤。
在这一坨里面,还真是让袁耀给发现了个金子。
钟繇!
这家伙可是个大才,原本刘协被曹操迁到许都,他也成了曹操麾下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