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融洽,酒又浓时。
熊完终于露出獠牙,正色道:“师尊推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以德服人,人之品性后天养成,因此师尊好为人师,注重后天教育。如今楚国三年义务教育,只能让孩童识字读书,却无法修正成年后好利、好声色的本性。他们应该学习礼仪,通晓法理,使之变为君子圣人。本王在此诚恳邀请师尊,留于楚国,尽为师之道,教导他们明事理、修德行、济天下。不知师尊可否愿意?”
荀子打趣:“你这楚王,才真的是在道德绑架于为师也。为师唇舌笨拙,不像你油嘴滑舌,只能任你摆布了。”
熊完喜不胜收:“感谢师尊对熊完的信任。本王将在郢都建设郢都大学校园,师尊可为校长。”
荀子一愣:“郢都大学?楚王难道后续还想继续开设其他城池大学不成?”
熊完:“正是如此。仅仅一个大学,又岂能容得下尽已识字的学子们学习?教育一道,本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仅仅一所大学,又岂能树下百万学子?如今楚国对外兼并,对内强国,无法承办更多大学,但可从郢都大学伊始。”
“百万学子?”李斯那是真的惊呆了:以后有百万个像他一样的求学之人?
荀子更是惊愕:“楚王教育之志,荀况望尘莫及。萤虫不能与皓月争光也。”
黄歇透明人,竟然也有些激情澎湃。
熊完又提起酒杯,对着李斯道:“李斯,本王冷落于你,勿要见怪。本王敬你一杯!”
李斯慌忙举杯:“楚王抬爱了。”
二人共饮而尽。
李斯终于还是忍不住,把心中疑惑道出:“楚王禁红薯、玉米,可是想让齐国不战而屈?”
熊完意外看了少年李斯一眼,这小子,怎么就这么聪明呢?
熊完:“原来李斯未成年,却已经知晓穷齐之策。本王楚国就是粮食多,齐国粮食就是少得可怜。本王主打的就是一个我富你穷的经济战!齐国必败无疑。李斯你如此聪慧,日后跟随师尊,可要好好进学,日后楚国蔡泽之职,非你莫属。”
荀子暗中叹了口气。
唯一庆幸的是:至少楚王还打开国门,收留受难的齐民。
-----------------
齐国会败吗?
齐王建根本不想理会。
齐民饿死又如何?
齐地丢失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