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党同伐异4

张伟对这种要求当然并没有直接回绝,在多次朝会之上,左定宇都积极支持张伟的意见,但是两人之间也没有明确约定成为盟友关系。

由于左定宇最大的政治后台代如海已经致仕回家,所以他现在和张伟的关系已经反过来了,张伟变得相对更主动一点。

以张伟现在的情况,即使有了上面的支持,自己独立的政治势力,再加上可靠的政治盟友,如果想上台执政,必要的政治声望也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单以苏北省来论,张伟政治声望还是很高的。

他早年间抗击倭寇,在淮安修过通水渠,平定过扬州盐乱,又组织过整修全省的水利,最后还给苏北主持修建了盐城新港。

以上种种加起来,使得张伟在苏北行省声望极其之高。

但上升到整个大夏朝廷来说,张伟基本上还是一个比较稚嫩的政坛新秀,根本没有什么政治声望。

当然,政治威望这种东西要么做出大功绩,要么靠时间慢慢来积累。

这种东西张伟不着急,也急不来,他现在要做的是稳打稳扎,一步步来,先想办法让自己进入内阁再说。

正在张伟琢磨着从内阁中扒下一位让自己取而代之的时候。

此时当了十多年吏部右侍郎的洪涛,也越发看自己的上司吏部左侍郎马民不顺眼了。

马民在吏部内部的资历其实比洪涛要浅,他是靠着首相王楠的推荐直接上来的。

当年王楠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当了几年内阁阁员。

后来大顺帝觉得这样有坏朝廷的规矩,于是王楠只能担任吏部尚书。

但是王楠在离开内阁之时,又推荐了自己的老乡,时任辽东布政使的马民上调到吏部任左侍郎。

不久之后,马明就以吏部左侍郎的身份入阁。

就这样,洪涛做为前首相王伟杰的爱将,被王楠和马明联手压制在吏部右侍郎的位置上,已经多达十二三年。

洪涛眼瞅着自己已经年近花甲,自己前面的马民却丝毫没有挪窝的迹象。

再这样耗下去,自己此生都没有入阁的可能了。

终于有一天,洪涛找到了同为前首相王伟杰门生的礼部尚书谷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