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自己所求之事得到了张伟的承诺,向守辉来到礼部之后,非常客气。
他不仅在礼部大堂公开感谢了,礼部,所有工作人员的辛苦。
还非常好说话的同意了,礼部从报名费中截留三十万两,作为明年”边科”的组织费用。
这次的“边考”即然是特开的科举项目,经费自然不在礼部的日常经费之内。
"边考"的各项花费,自然是要向户部特别申请的。
礼部右侍郎于洋在张伟的授意下,狮子大开口的报了一个三十万两的试探性数目。
没想到看起来非常抠门的财相向守辉,只是象征性地砍了一刀。
便同意了礼部花二十五万两来组织明年的“边科"考试。
官场上真是花花轿子人人抬,真正肯坚持原则而得罪同僚的官员的确实在太少了。
礼部正常组织一场七八千举人参考九天的会试都花不了二十五万两。
更何况只是一场五千人考两天的“边科”。
张伟的本意只是虚报高一点,让户部有砍价的空间。
没想到真的可以留下二十五万两,到手的银子总不可能退回去。
最后张伟和礼部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分到了一份格外厚重的过年礼物。
连礼部管辖下的各个公益学校的夫子和学生都得到了一份特别的过年厚礼。
时间很快就到了大昌二年,大昌二年的开局的天气似乎不错。
这让大家都盼着大昌二年会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份。
好让大家从去年糟糕的天气中缓一口气。
大昌二年的二月中旬,张伟把准备参加会试的长子张智达和次女婿卓宇峰叫到自己的书房。
由张伟自己和上届已经中进士的四女婿邹永平对两位考生进行最后的辅导。
张伟主要跟两位考生讲了本届主考官工部尚书刘于桂的一些事迹,分析了他对朝政的态度,得出了他偏保守的立场。
邹永平则给他们两个讲了一些目前流行的文风和会试最新的一些规矩。
该讲的都讲完之后,张伟最后对两人进行了一次精神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