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大昌新朝3

并且张伟当官的时间还只有二十年,且张家只有他一个人当官,就攒下了如此泼天的富贵。

那些为官三四十年,且全家多人为官的家族,他们的家族财富可想而知。

难怪李明道一家都能抄出七百多万两银子来。

看样子这大夏朝也很难避免这三百年一次的兴亡交替。

但是现在让张伟出来背叛自己的阶级进行改革,砍自己家的利益,张伟也不会干。

但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长久富贵计,张伟决定和大昌帝谈一谈。

朝廷还是要进行一些温和的改革,尽量延长朝廷的寿命。

延长朝廷的寿命,这也是延长自己子孙后代富贵的时间。

这个道理,大昌帝应该是懂的。

如果大夏运气够好,说不定能等来全新的工业技术革命。

也有可能像后世的老鹰国一样,靠称霸全球,靠吸全球血,来维持自己统治阶层腐朽的生活。

说不定可以直接把在澳洲和北美的肥沃土地把华夏子民迁一部分过去,这样也能相对延长大夏朝的寿命。

只要跳出旧有的思维限制,想一想还是有多种可能性的。

张伟还来不及和大昌帝去商量这个事。

第二天内阁首相王楠就召集了全体内阁会议。

会议的主旨很简单,就是大昌元年的财政预算缺口怎么办

很明显,大昌帝登基发出田赋减半的诏书,新地收买人心的措事,不可能出尔反尔。

那么按照今年的收入来说,明年至少有两千四百万银子的财政缺口。

目前国库的存银九百万两,陛下答应从少府补贴三百万两,那么明年整个预算还有将近一千两百万两的缺口。

大家都商讨商讨,怎么办吧?”

虽然说向守辉是财相,但是整个朝廷的财政大计是内阁全体的责任,自然不可能让向守辉一个人承担这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