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你们忽略了最关键的因素

魏一鸣张手示意,让他停下。

不接受被任何人打断。

哪怕对方是投资人。

他立刻抢回发言权:“闲置资源很难运营么?他们虽然有经验,但一样是连年亏损,卖得越多亏得越大!”

纪通略一沉吟,没有继续纠结下去,转到下个问题:

“我们再说战略软件吧……”

“你们也不占优势。”

“超融合出了V3.0,但灵云前两天也出了NextWare,同样很强大。”

“容器方面,他们Q1连发两个版本,而且还开源了,有声有色的。”

“你们之前容器还算主流玩家,但这两年越来越平庸了。”

“说起来,两家最多算半斤八两。”

“你们还略弱一些。”

这个问题,魏一鸣同样毫不示弱:“发布得多就是强么?你又不懂产品,没必要讨论这个,到时我会现场比较!”

索性直接不搭理对方,搞得纪通很尴尬,又无法反驳。

秦卓提到第3个问题:“老魏,研发投入你有数据么?”

魏一鸣手指崔啸:“你来回答。”

崔啸是财务总监,他准备好了数据,投屏上去:“我们Q1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39%……”

秦卓摇头:“你们知道灵云数字是多少么?同比221%!差太远……”

魏一鸣淡淡一笑:

“既然都说到这了,那就摊开讲。”

“你们第二批款什么时候打?”

“投资分4次给,还半年给一次,你们当来我这还房贷么?”

“没有钱,我拿什么招人?这个问题还要问我?”

1月份D轮融资总额8亿3140万,是一笔巨额数字。

当时整个腾云上下都欢欣鼓舞,魏一鸣做足了战略部署,在AI上大力投入,招聘、买算力资源都不计成本。

结果夏金资本挑头,4家投资人联合起来,硬要把钱分成4批给。

王霁问过吕知秋:“为啥要这么做?”

吕知秋回答:

“腾云和魏一鸣的花钱习惯很不好,容易大手大脚。”

“如果一次性给,没准他两年就花得干干净净,全部打了水漂。”

“另外,我们D轮进来是为了IPO,分批给才能拿捏老魏,一次给完就没有话语权了,他不兑现,我们也没辙。”

在商言商,江秋D轮投了3个亿,她作为独立董事非常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