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成白话是:赵佶想禅让,亲自写了“传位给皇太子”的字条手诏,先给宰相李邦彦,李邦彦看了一眼字条内容,吓得退后一步,不敢接。赵佶就转手给蔡攸。蔡攸退出宫,将字条交给以前在他家做过幕僚的吴敏,此事便办成了。
《李熙靖传》记载更清楚:赵佶曾经从容和李熙靖谈论禅让的事,赵佶道:“外人以为禅让是吴敏的功劳,殊不知这是我的本意,我如果没有这个想法,谁提禅让谁被灭族,谁敢提啊?有人说我像唐睿宗,畏惧上天警戒,所以这样做,其实我有这个想法很久了!”
赵佶厚着脸皮说,禅让的想法很久了,这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如果金国不入侵,他自己不想着逃命,他会舍得禅让?
附录八:宋徽宗在位年号及历任宰相
元符三年正月徽宗即位(公元1100年):章惇(九月免、韩忠彦(四月任)、曾布(十月任);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韩忠彦、曾布;
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韩忠彦(五月免)、曾布(闰六月免)、蔡京(七月任);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蔡京;
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蔡京;
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蔡京、赵挺之(三月任);
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蔡京(二月免)、赵挺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赵挺之(三月免)、蔡京(元月任);
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蔡京;
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蔡京(六月免)、何执中(六月任);
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何执中、张商英(六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