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哲宗崩

当日,皇太后向氏等立赵煦弟弟端王赵佶为皇帝,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六个月后,向太后还政给赵佶,从此北宋这艘大航船完全由舵手赵佶驾驭,二十五年时间,它从辉煌慢慢走向沉沦。

假如,历史能再给赵煦二十年,会是这个结果吗?这将永远没有答案。

四月,群臣为赵煦上谥号“钦文睿武昭孝皇帝”,庙号哲宗。八月,葬于永泰陵。

佐料:关于赵煦的死因,公开的《元符遗制》表示赵煦入冬得了风寒感冒的急症,导致医治无效致死。

曾布的日记《曾公遗录》记叙赵煦“精液不禁,又多滑泄”,那么这就是性生理疾病了。

还有现代人结合其他资料分析,认为赵煦是得了肺结核病逝的。

至于具体是什么病,我们不得而知,但赵煦从小身体不好,是事实。宣仁太后垂帘时,他压抑得厉害,也是事实!

再来说说赵佶继位的神奇事。

《宋稗类钞》卷一记载:赵煦曾经在宫内创建了一小殿堂,用以退朝后处理政事,翰林学士为这殿堂取了多个名字,赵煦都不中意,于是自己拟定“迎端”两字,意思是迎事端而处置。

不久,赵煦病亡,端王即皇帝位。岂不正应了“迎端”两字?

卷二有则典故记载:

赵煦即位多年,没有皇嗣,心中忧闷,密遣内侍到泰州天庆观问徐神公。徐神公没有说话,仅书写“吉人”两字给内侍。内侍回来奏呈赵煦,左右无人知道这两字是何用意。

自元符年(1098年)以来,殿庭朝会和平常起居,阁门使一定巡视持笏板的大臣班列,见有不恭敬肃立的,阁门便使连声提醒道:“端笏立”!哲宗驾崩,端王入继大统。正是“端笏立”。端王名赵佶,“佶”字恰合“吉人”两字,不差分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附录七:哲宗在位年号及历任宰相

元丰八年三月哲宗即位(公元1085年):王珪(五月卒)、蔡确、韩缜(五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