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王安石(下)

赵顼安排王安石草诏回复宰辅。王安石引用常衮的事例谴责两府大臣,宰辅大臣不敢再坚持!

赵顼的结论是个什么意思?两边说好,和稀泥啊?

现在看来,此事司马光的见识应该说略逊一筹,他没有看到国家发展生产、促进工商贸易、繁荣市场的积极性,消极地认为国家财富是一个平衡的指数,它们合理地分配在民间和政府。

王安石显然看到了创造财富的主观能动性,但没有明白无误地全部的说出来。因为这事一下子说不清楚。但是赵顼聪明透顶,听出了个中味道。但他不能表态完全支持王安石。

这是因为,在封建社会,士大夫看不起工商业,他们眼里除了读书,就是农业耕作,司马光代替了当时的主流观点,所以赵顼口头上支持司马光,行动上支持王安石,看似模棱两可,实际间接的表明了自己的真实态度。赵顼年纪不大,政治手段可真是不一般!

经过这件事,赵顼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王安石不仅是宰相之才,而且和自己很多想法很契合!王安石当用、要用、马上用!

公元1069年二月,富弼再任宰相,朝中宰相有曾公亮和富弼两人。同时,王安石进位参知政事。任命之前,宰相曾公亮极力推荐,另一位参知政事唐介却极力阻止,他说王安石难以胜任。

赵顼很奇怪,连声质问唐介:“王安石哪方面不能胜任?是他的文学不能胜任?经学不能胜任?还是政事不能胜任?”言下之意,这几方面王安石不如你唐介?就你唐介能?

唐介是有名的鲠,不在乎地道:“王安石好学但拘泥古制,所谈论的都不切实际,如果让他成为执政,朝廷制度一定会有很多变更!”

赵顼不畅快,又问侍读孙固:“王安石能做宰相吗?”

孙固回答道:“王安石的文章写得固然好,做侍从翰林等职可行。可宰相要有大度量,王安石性格偏激狭隘,不容于物,陛下想要贤相,吕公着、司马光、韩维都是很好的人选!”赵顼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