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认为,自己才四十多岁,还有的是精力,再等等,再等等吧!显然,赵祯内心是不服输的。
知谏院范镇见赵祯拖拖拉拉,奋然对属下道:“天下事还有比建储更大的吗?”
范镇立即上疏道:“朝廷设置谏官,是为宗庙、社稷。谏官不为陛下的宗庙、社稷考虑,那是自私自利的人,臣绝不为之!前期陛下龙体不适,天下惶惶不安。请陛下以祖宗社稷为念,选拔近亲贤良淑德之人,养育陛下左右,教以国政大事,以安天下臣民。待陛下有皇嗣,再遣还原府不迟!”
奏章送进去宫后,文彦博派幕僚问范镇,奏章什么内容,范镇据实以告,幕僚问道:“这种情况,怎么不和宰相商量啊?”
范镇道:“我这个举动是犯死罪的行为,因此单独直言。如果和宰相请示,宰相阻止,不是半途而废么?宰相不阻止,不是牵连宰相么?”
范镇连续上了几次奏章,赵祯都没有反应。范镇来了倔劲,又上疏指责宰相文彦博只为自己,不为朝廷,胆小怕事,坚持要赵祯立皇子。言辞激烈,直指赵祯心窝,听者吓得腿脖子打哆嗦。
赵祯见范镇连连说自己不行,心头当然恼火,好在赵祯“仁”字上头确实下了苦功夫,忍得住,不仅没有处罚范镇,还让他兼任侍御史。赵祯的意思很明显:我行不行,不是你做大臣能说的。我再让你担一些担子。别再说了,行不行?
然而,范镇是头倔驴子,不撞南墙不回头!他见赵祯没有采纳谏言,推辞不接受“侍御史”的官位。
文彦博见皇帝难堪,出面调解,对范镇道:“今天这个局面,恐怕很难为之!”
范镇坚定地回答道:“事情应该论'对'、'错',而不该问'难'、'易'。大家都认为现在比以前艰难,怎么知道以后不比现在更难呢?”
范镇坚持当面向赵祯进谏了三次,每次都涕泪横流,赵祯也感动得流了眼泪。只好安慰他道:“朕知爱卿忠心,卿说得有道理,等两三年再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