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完结后,罗崇勋啥事也不干了,专门派人揪曹利用的小辫子,“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曹利用万劫不复的日子来了。
不久,罗崇勋就有收获。曹利用有个侄子叫曹汭,在赵州任兵马都监,赵州百姓赵德崇到开封状告曹汭违法,罗崇勋主动要求去赵州审理。赵德崇无故上告,难免不是为罗崇勋指使!
罗崇勋到了赵州,穷尽手段,终于整出了一件大案要案,向刘娥报告说,曹汭不仅违法,而且曾经有次喝醉酒时,身穿黄衣,让人口呼“万岁”,这是谋逆的大罪了,曹汭很快被处斩。
曹汭事发时,罗崇勋上奏刘娥和赵祯,中伤曹利用和案件有关系。赵祯问执政大臣如何处置?辅臣们你望我,我看你,不好回答。
张士逊慢慢道:“这是不孝子辈所为,曹利用作为辅政大臣,应该不知道内情!”
这话很不对刘娥脾胃,刘娥很生气,张士逊自然要倒霉,公元1029年二月,张士逊宰相罢相,好在赵祯体恤张士逊为东宫官属旧臣,加其刑部尚书,知江宁府。同月,吕夷简接替张士逊的宰相位置。
曹利用则被罢免枢密使,出知邓州。曹利用被曹汭牵连,刘娥大怒,本想借题发挥,重处曹利用。王曾看不过意,也出面为曹利用辩解。
刘娥有些纳闷地问:“卿曾说曹利用专横跋扈,今天怎么又替他求情?”
王曾正色道:“曹利用一贯倚仗先帝恩宠,臣故而以理折服他。但如果在他身上安上大恶的罪名,这是臣所不知的!”刘娥怒气稍微缓解,因此轻拿轻放。
公是公,私是私,王曾无愧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