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冯拯,三番五次向朝廷上表,要求辞去宰相职位,刘娥见冯拯确实病体沉重,有心让他退下来,同时也在大臣中物色新的宰相人选。
到底选谁为下一任宰相?
有天,赵祯在宫内练习飞白书法,恰巧“刑部尚书”兼知江宁府王钦若有奏疏呈进,赵祯有感而发,临时起意,顺笔大书“王钦若”三字。
刘娥见到这三字,陡然想起真宗赵恒对王钦若的厚爱,也想起王钦若对自己各方面的支持,便有重新启用王钦若做宰相的念头。
刘娥将赵祯写“王钦若”三字的那张纸,密封在一盒子里,派宦官到江宁赏赐给王钦若,并口谕宣他进京。王钦若心思剔透,立即知道,他“胡汉三又要回来了”!
几天后,王钦若从江宁府返京都开封,入宫面见刘娥和赵祯,其他辅政大臣甚至都不知道这件事。
公元1023年九月,冯拯第五次上表后,赵祯赏赐冯拯白银五千两,免去了他的宰相职务。同一天,王钦若被任命为宰相。
同年闰九月初,朝廷念及寇准的功劳,迁他为衡州司马,可惜,寇准已经不能上路了,因为寇准的大限到了。
寇准在雷州呆了一年多,感觉身体力不从心,特意派人到洛阳家中取来一条通天犀带,这是当年太宗赵光义赏赐之物。
犀带取来后几天,寇准沐浴焚香,穿好朝服、系上犀带,北面三拜,命左右安设好床榻,寇准安然躺上不久,阖然长逝,享年六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