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真宗崩

公元1022年正月,改元“乾兴”,正月十七日,赵恒勉强支撑病体到东华门看灯,回来后便卧床不起。

二月初一日,赵恒大赦天下,并让道士、僧尼日夜为自己祈祷,希望让自己好转,但已经回力无天了。

初五日,赵恒下诏,封丁谓为晋国公,冯拯为魏国公,曹利用为韩国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五日,赵恒在寝殿最后一次召见宰相等大臣,口述遗诏,由王曾主笔:“皇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军国大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赵恒的遗诏,确认了刘娥以后参与国事的合法性,为刘娥垂帘听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恒口述遗诏后,便昏迷不醒,二月十八日,赵恒在延庆殿驾崩,享年五十五岁,在位共计二十六年。

公元1022年十月,赵恒被葬于定陵,下葬同时,刘娥命所有天书随葬。天书运动从此降下帷幕,随着天书殉葬,赵恒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佐料:李迪罢免宰相后,赵恒猛然想起王钦若来,又想提拔他为宰相。王钦若以资政殿大学士、司空身份知河南府。

王钦若和丁谓本来很友好,也一直提携丁谓,可是丁谓得志后,却处处抑制王钦若,王钦若非常憎恨丁谓。

王钦若接诏入京面见赵恒,赵恒问:“爱卿为什么不到中书省来?”这话问得糊涂透顶。

王钦若委屈地道:“臣不是宰相,怎么敢到中书省去?”

赵恒似乎明白过来了,转头吩咐身边的内侍:“送王司空去中书省视事!”这就是口谕授王钦若宰相了。

丁谓早已探得消息,在中书安排了饭食等候,王钦若一来,丁谓就道:“陛下已命中书省接待司空。”然后让内侍都知回去禀报真宗,王钦若已经到中书省了。

而丁谓等王钦若吃完饭,却以无“白麻”(宋朝拜宰相,由翰林学士草制,称为白麻)为由,让王钦若先回去。

第二天,翰林院的制书出来,却是授予王钦若使相,兼西京(洛阳)留守。显然是丁谓让翰林学士篡改了旨意。而赵恒只听说宣告了制书,却没有醒悟丁谓矫诏。

两奸对决,丁谓完胜!

附录三:宋真宗在位年号及历任宰相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吕端。(真宗本年三月即位)

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吕端,张齐贤(十月任),李沆(十月任);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张齐贤,李沆;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张齐贤(十一月免),李沆;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李沆,吕蒙正(三月任),向敏中(三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