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闻言,淡淡地道:“爱卿去办吧!”
王钦若心神领会。
几天后,王钦若找了一个机会,将赵恒打算到泰山封禅的口谕向王旦单独传达了。王旦感觉非常突然,口里“哦,哦”了两声,掉头就走既没有表示明确同意,也没有坚决反对的意思。
王钦若看着王旦的背影,心里连骂“老滑头”。
赵恒听了王钦若的奏报,更加有些拿不定主意,犹犹豫豫之间,赵恒信步来到秘阁,见龙图阁直学士杜镐一人在秘阁里低头看书,胡子花白,老态龙钟,仍然看得聚精会神。
赵恒心中一动,摇手止住随身内侍的喝责,徐徐问道:“老爱卿安好?”
杜镐似乎从书梦中惊醒,睁开混浊的双眼,才猛然发现皇帝站在眼前,吓得一个哆嗦,从椅子上骨碌滚下来,跪在地上,连称有罪。
赵恒摆摆手,一屁股坐在杌子上,又命内侍扶起杜镐,温言道:“老爱卿不必多礼,赐坐!”
等杜镐颤颤巍巍坐下,赵恒道:“朕有个疑问,想请教老爱卿!”
杜镐又起身答道:“陛下此言,折煞老臣!”
赵恒右手虚按,示意杜镐坐下,接着问道:“古人所传\u0027河图\u0027、\u0027洛书\u0027,是真实存在的吗?”
杜镐是位老儒生,一下没有体会赵恒的意图,随口据实回答道:“\u0027河书\u0027、\u0027洛图\u0027本是没有的事,只不过是圣人借助神圣之道施行教化罢了,天下百姓因而信服!”
赵恒见杜镐和王钦若的说法大致相同,心里托了底,微笑着起身回宫。
但是宰相王旦怎么对付?赵恒一时束手无策。
刘娥在后宫,见赵恒强颜欢笑,不禁问道:“官家有心事?”
赵恒和刘娥相知二十年,可以说无话不谈,便将想封禅泰山,又怕宰相王旦不同意的担心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