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劝过河

没等赵恒开口,高琼便仰头道:“寇凖的话不无道理。随军将士的父母妻子都在京师,他们不会愿意抛弃家中老小随陛下迁都,只身逃往江南的。陛下不到北城,北城百姓如丧考妣啊!”

接着高琼便请赵恒立即动身渡河。枢密院事冯拯在一旁,厉声呵责高琼道:“高琼,你敢对陛下如此无礼吗?”

高琼愤怒地驳斥冯拯道:“你冯拯因为会写文章,官做到两府大臣。眼下虏寇如此嚣张!我劝皇上出征,你却责备我无礼。你有本事,为何不赋诗一首,让敌人撤退呢?”高琼说得多幽默?

寇准乘机接口道:“不要做无谓的争执了,机不可失,陛下快起驾!”

高琼命令卫士把赵恒的的车驾推在宫门口,请赵恒上车起驾。赵恒勉强登车,高琼护卫在后,向北渡河。

过浮桥时,赵恒又停顿下来,不想走。

高琼用马鞭抽推车驾的士兵,喝道:“还不快走?到了这个地步,还能回头吗?”

高琼明着骂士兵,实际是指着赵恒的鼻子在骂啊!高琼确实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赶上马!

赵恒在车内肯定很羞惭,口谕让车驾过河。

赵恒过河,在高琼等武将护卫下,登北城门楼。

当赵恒的黄龙旗御盖在澶州北城楼上一出现,城下北宋的兵民立即欢声雷动,高呼万岁,气势百倍,声闻数十里。

辽军在城北不远处,见此盛况,相顾惊骇,士兵骚动,阵势不能成列。

赵恒到北城溜达了一圈后,也受到这种激昂气氛的感染,于是也就安下心来,将军事全部委任给寇准,自己回南城行宫驻跸。由此可见,过河只是一种激励形式!而这种方式,往往非常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