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端回答:“以前也有大臣拜官后,因不满意赖在京城不去上任的!”
赵恒蹙眉道:“朕刚即位,任命郭贽就任大藩镇,这是对他的赏识,如果放任他不上任,以后怎么驾驭群臣?”
吕端认真地回答:“陛下所言极是!”
郭贽只得万分不情愿地走马上任!
武将方面也有大变动:
四月,殿前都指挥使王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继隆、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高琼、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傅潜并领诸军节度;驸马都尉王承衍、石保吉、魏咸信并为诸军节度使。
七月,任命范廷召为河西军节度使、定州都部署;葛霸为保顺军节度使、镇州都部署;王汉超为微塞军节度使、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为彰国军节度使、并州都部署;王昭远为保静军节度使、代州都部署。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人事变动很正常,不变才不正常!
之后赵恒上赵光义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十月葬赵光义于永熙陵。
追复赵廷美西京留守兼中书令、秦王;赠堂兄魏王赵徳昭太傅;岐王赵德芳太保。
经过几个月的忙忙碌碌,赵恒逐渐习惯了皇帝生涯,每日的作息时间养成了规律:每日清晨御前殿早朝,依次听取中书省宰相、枢密院使、三司使、开封府尹、审刑院官的奏请,再听取其他官员的奏请;上午九点之后进后宫吃饭;吃完饭不久就出来到后殿观看将校武事,直到中午;下午召侍读学士询问政事,有的时候甚至到夜半时分才回宫。
公元998年夏天,宰相吕端染病,赵恒下诏,让吕端免除每天的朝见,只到中书省视事。
两个月后,吕端感觉病情难以好转,上疏请求退休,赵恒不准,一来是赵恒尚未想好新宰相的后备人选,二来重臣主动退休,都有套路,那是要经过几次上疏,皇帝几次挽留,最后才“恋恋不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