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战唐河

这是《续资治通鉴》描述的辽军进攻次序,如果读者有心,对照地图,总觉得是方位错乱,一头雾水!

再说赵光义闻讯北边连吃败仗,心中不淡定了,诏令定州、唐河等沿边宋军,坚壁清野,坚守城池,不得出战。

定州监军袁继忠道:“今强敌在眼前,城中屯重兵不能翦灭,让他们长驱直入,侵略他郡,虽然我们想谋求自安,但能够保全吗?我们这些做将帅的,难道不是朝廷用来抵御敌人的吗?你们不出战,我愿请战,死于敌寇,在所不惜!”

众将听了袁继忠的慷慨陈词,也都热血沸腾要求出战。

内侍宦官林延寿等五人,却拿出赵光义的诏书站在门口阻止袁继忠等将。

此种状况下,众将将眼光望向了定州都部署李继隆,李继隆作为总指挥,见群情激愤,士气可用,毅然起身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继隆由此一槌定音!

林延寿等见军队两位大佬都要出战,知道任何阻止都是徒劳无功的!

确定出战后,李继隆与袁继忠一面招来镇州都部署郭守文增援,一面在唐河北岸设下二千名伏兵准备在辽军渡河之时背后偷袭,一面让王牌骑兵“静塞军”做好攻击准备。

辽军在唐河的主将便是耶律休哥,他很快发现了宋军伏兵,他首先对宋军伏兵实施攻击。

李继隆见埋伏没有凑效,立即下令荆嗣率军出战增援。

荆嗣领军至唐河桥,布置好防御扼守唐河桥,带兵杀入重围与伏兵会合,然后一起退回到唐河,把军队重新编为三队,背水列阵。

耶律休哥率一百多队骑兵追来,攻击荆嗣阵地,荆嗣整兵应战。奈何辽军势众,抵御了辽军几次冲锋后,荆嗣军抵敌不住,且打且退撤到南岸和李继隆主力会合。

辽军见势迅速杀过唐河桥。

这时候,李继隆拿出了撒手锏,静塞军出击了!

静塞军在袁继忠和指挥田敏的率领下,冲锋在前,静塞军士气高昂,首先攻入敌阵并冲垮辽军阵型

耶律休哥完全没有想到,宋军有如此彪悍的骑兵,指挥自己的精锐铁骑“铁林军”和“静塞军”对决,但是仍然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