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击西夏(上)

公元980年,李继筠卒,弟弟李继捧继任。此时李继捧才十九岁。

公元982年,二十一岁的李继捧,感觉自己年轻,难以服众,主动到东京开封朝觐,放弃世袭割据,向大宋献出夏、 银、 绥、 宥之地献于宋朝。

赵光义大喜,授李继捧彰德军节度使,并将李继捧全族一锅端到开封来。随后,赵光义任命曹光实为夏、银、绥、宥四州都巡检使,总管四州军事。如果事情按这样发展,以后就不会有西夏国了,大宋的历史很可能要改写。可历史总是有那么多意外发生。

李继捧此举,实际是向大宋投降。李继捧的举动,深深刺痛了后来成为西夏的开拓者———李继迁,

李继迁是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李继捧的宗族弟弟,比李继捧小一岁。

李继迁出生于银州(陕西横山)无定河,据说李继迁生下来就有牙齿,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李继迁长大后勇悍有谋,“擅骑射,饶智数”而闻名乡里,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李继捧的老爹,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李继迁的族叔)极其喜爱李继迁的才能,于公元975年授年仅十二岁的李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

李继捧归降大宋后,公元982年六月,赵光义派使者来夏州,要求李继捧的所有宗族按时移居开封居住,李继迁这时才知道,做节度使的族长哥哥归顺了大宋。

此时李继迁才二十岁,留居在银州(陕西横山)。

赵光义的使者也赶到了银州,要求李继迁这一支定期赶赴东京开封。李继迁口头答应使者,内心却无此打算,因为李继迁知道,去了开封,等于苍鹰进了牢笼!纵使拥有冲天之翼,也不能展翅翱翔,对于胸有大志的李继迁来说,这是万万不愿意的。

这真是大宋的历史悲哀,在以后的长时期内,面对北面的辽国军事压力,宋王朝如果西北面没有西夏的羁縻,大宋的军事局面将好得多,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再说李继迁眼看大宋朝廷安排的迁居时间越来越紧迫,李继迁与弟弟李继冲、心腹张浦等人密谋一番后,导演了一出戏。

一天,李继迁到使者面前嚎头大哭,说他乳母病逝,请让他送完葬以后再去东京,使者不知有诈,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