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喀亚都替他们发愁:唱歌不行,跳舞也不行,又没有钱,这真人秀怎么举办?大家一起站桩?
不过,看见他们都累得东倒西歪地倒地躺平,她也没有把所有人叫醒,怒而训斥的习惯。
收回具象体,拿上记录的水晶球,留下格里芬,三个孩子回到地道里,封好地板,原路回到亚当斯家。
卡喀亚不死心,回到地下室后,又拿出水晶球细品了一遍,结果越品越心凉:
真是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啊,谁能想到好好的一个真人秀点子,竟坏在“阿卡姆没有唱跳型人才”上。
不过,她总觉得似乎忘了什么……
片刻后,她反应过来:一百零八支舞跳完了,每次跳舞结束,阿卡姆的房客们都会死一次,那这次……
大清早,为阿卡姆送食材的司机,在后厨发出一声惊叫。
很快,戈登接到一通电话,对面传来惊声尖叫:“关在阿卡姆的病人们一夜之间集体暴毙!”
“噗——”芭芭拉为爸爸泡的咖啡,全被戈登喷在桌面上。
与此同时,卡喀亚正迅速从地下通道赶往阿卡姆,放出“湿婆”,用舞蹈的前奏让他们重新活过来……
等戈登带着人赶到的时候,看见的阿卡姆与平常没有两样。
送货员支支吾吾地说:“可能……是我昨晚喝多了,没酒醒……”
戈登:……一路上的心理建设白做了,他还真以为有这种好事发生。
阿卡姆的早餐时间,格里芬坐在墙角,看着房客们各个躬着腰,驮着背,垂着双手,僵尸一样走进食堂。
小丑女只是去接了一杯水,回到座位后,立刻扑倒在餐盘上,“我好累,骨头都散了。”
死亡和复活让她忘了昨晚发生过什么,但是身体上的疲惫不会随着记忆一起消失。
一时间,稻草人,疯帽匠,毒藤女……连小丑都举手赞同,虽然不记得发生过什么,但他们记得昨晚强烈的执念:“这个阿卡姆,我真是一刻都呆不下去了。”
看了看四周也歌舞了一夜,同样宛如僵尸的看守们,小丑突然故作神秘地说:“我们多久没有集体越狱了?”
他的提议只得到寥寥无几的响应。
连贝恩都摸着肋骨处,表示:“上次,我被蝙蝠打出来的内伤还没好呢。”
其他人也纷纷赞同:“虽然想走就能走,但总要养好伤才能搞定外面的大蝙蝠。”
格里芬带回来一条消息:原来这里的房客可以离开,也愿意离开,只是他们害怕蝙蝠。
“啊这……”
卡喀亚默默划掉了“真人与动物秀”,她本来打算让亚当斯家的动物们和房客们互动,拍一季“人与动物亲密友爱”。
既然房客们害怕蝙蝠,没办法进行了,亚当斯家最多的就是吸血蝙蝠。
而且,离开……她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离开?莫非他们能自力更生?”
格里芬转述,是他们觉得昨晚太累了。
卡喀亚:……这群人行不行啊,只是一场海选就要放弃离开,难道以后真的只能拍他们那些百无聊赖的居家生活?
等等……她反应过来,居家生活……好像也不是不能拍。
《老友记》里,拍得不也是围绕六个人之间发生的日常生活吗?
既然他们不适应真人秀的工作节奏,那么情景喜剧呢?
拍一部《六人行·阿卡姆版》?
可能需要格里芬混进去,暗中给他们的生活“添油加醋”,也就是……添加一些旺卡的糖果?或者不是蝙蝠的动物?安全无害,只有神奇作用的那种?
卡喀亚越想越觉得可以,断手送来电话,她把电话打给阿卡姆的院长,说明想在阿卡姆里放一颗水晶球。
院长:???你在说甚?
他想了想,委婉表示:“不好意思,小姐,我们从今日起加强戒备,这段时间也不会再接受外界捐赠。”
卡喀亚:???
这院长没听懂吗?她在阿卡姆放一颗录制用水晶球,等于是在亚当斯家放一个“家具”,为什么还需要他的批准?
从斯巴达克斯星球回来的比扎罗,带来一个消息:斯巴托伊人们想要更多的“真人秀”。
卡喀亚咬咬牙,干脆将水晶球里的“唱跳录像”整理出来,准备当试播给斯巴托伊人做个口味调研:
万一外星人的品味与众不同,对音乐舞蹈的理解和地球人不同,他们就爱看这些“鬼哭狼嚎,群魔乱舞”呢?
不过,她也要尽快解决“更多真人秀”的事。
相比卡喀亚这边的进展,比扎罗那边倒是进展神速且顺利。
在他的“超级速度”下,斯巴达克斯星上建立了第一座“地球真人秀放映厅”,从办卡员到放映员全部是来自哥谭的老弱病残。
刚开始,这些人确实很不适应,甚至暴动了一阵子,认为弗洛伊德欺骗了他们。
他们本以为“海外”最多是指“第三世界国家”,或者战乱国家,也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冲着钱不要命来的。
谁能想到“海外”居然是指外星球!
看见太空飞船,他们晕了,看见星舰离开地球,他们晕了,看见斯巴达克斯星上那些酷似鸟类的外星人,他们又晕了。
不过对于比扎罗他们来说,这趟旅行是很安全的。
这次他们没有被希阿帝国的巡视舰发现,避免了“星舰屁.股着火”的结局。
第一批被雇佣的哥谭人,接触了星球上的斯巴托伊人。
虽然语言不通,但这些外星人们对他们没有敌意,反而纷纷展示会员卡,以做友善。
也有急性子的斯巴托伊人,已经催促他们快点放映,比扎罗立刻带着这些人了解星球上的生活,和放映厅的工作。
在斯巴托伊人的帮助下,放映厅很快建造完毕,这批哥谭员工对工作的处理逐渐游刃有余。
毕竟,放映厅的工作很简单,无论是播放还是办卡,在比扎罗教了两次后,他们全部掌握了。
要不怎么说哥谭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很强。
恐慌一阵子后,他们发现斯巴托伊人的食物虽然长相古怪,但味道还不错,酒吧也可以任意饮酒,工作时间只有八小时,虽然放映厅全天营业,但可以换班,而且公司发的星币,在这颗星球上的消费能力也在中产水平。
比扎罗承诺他们可以给家里写信,寄东西——唯独不能通电话和上网,因为要对工作地点保密。
虽然在斯巴达克斯星上,住的是圆形的房子,虽然出行没有汽车和马路,而是飞行器和空路,虽然斯巴达克斯人的求偶方式与地球不同,但基本上,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地球上没差太多,只要别想着和斯巴托伊人约会,万事顺利。
第一批哥谭员工们逐渐接受了,毕竟他们在哥谭的生活过得还不如这里。
看见播放的真人秀主角居然是哥谭首富,他们更淡定了:
原来是韦恩公司在外星球开了自媒体新公司,早说啊……韦恩公司干什么都不奇怪。
有了这群员工,放映厅的模式迅速发展。
比扎罗又用超级大脑,根据巴别鱼的翻译,掌握了斯巴达克斯星球的语言,复刻了类似的语音翻译耳麦:
只要将它戴在哥谭员工们耳朵上,就能将斯巴托伊人的语言翻译成地球语,也能将哥谭雇员们的话翻译过去。
有了翻译耳麦,这批哥谭员工们更加放飞自我,不仅熟练掌握放映厅工作,甚至自行开发了第二产业,卖周边。
在了解斯巴达克斯星上最发达的是重工业后,他们迅速拓展手工工业,亲手绘制了“布鲁斯肖像画”,“奥利弗同人图”,“你全家人的自画像”之类的自制品。
而且因为不是机器,他们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充满了宣传的“收藏价值”。
甚至,当有些斯巴托伊人觉得这些图价格太高时,哥谭员工们还会苦口婆心地劝说:“怎么会贵呢?这张图上画的可是布鲁斯/奥利弗/迪克/你的家人们价值上亿的脸啊,只用一百星币就能拥有,已经很便宜了,还不快向他们道歉。”
斯巴托伊人:嗯……好有道理的样子。